从表五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夏商时期和东周时期出土农作物的情况与西周时期十分相似,特别是东周和西周时期的结果相差无几,据此,前面根据西周时期浮选结果所复原的渭河平原古代农业特点应该能够代表整个夏商周时期,即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渭河平原的农业仍然属于以种植粟为主的古代北方旱作农业传统,但从西亚传入的小麦异军突起,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然大幅度提升,种植规模扩大,在粮食消费中所占比重也显著提升,取代水稻、并超过黍和大豆,成为仅次于粟的重要农作物品种。小麦作为一种优良的高产旱地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势必对北方旱作农业原有的主体粮食作物粟和黍两种小米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当地的农业种植制度逐步地由依赖粟类作物向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方向转化。在青铜时代渭河平原的农业生产中,小麦虽然还没有完全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但已经处在了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时期的“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即将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