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不仅重视新闻教育,而且提出了独特的新闻教育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新闻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范长江独特的新闻教育思想,就是四个字:“自我教育。”这四个字明白无误地写在《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宣言》里,同时,范长江又著文做进一步的阐述,他说:“青年记者学会组合组织的目的”第一个就是对新闻记者进行教育,以弥补他们知识与经验的缺乏。”[16] “自我教育”是范长江根据当时抗战的实际提出来的一种新闻教育方式。如前所说,一方面是抗战形势既需要大批合格的新闻人才,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状态,原有的新闻院系纷纷内迁,招生和教学都受到影响,并且有限的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业大发展的需要。因而战时新闻人才的养成大部分只能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组织中经过“自我教育”来完成。 怎样进行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教育”?1938年3月,范长江在《青年记者学会组织的必要和前途》中提出了两种方式:“第一,出版新闻事业的专门刊物。第二,用讨论会座谈会等方法,进行教育。”[17]1939年1月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第十八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范长江执笔的《新闻记者学会决议》又提出,为鼓励成千上万记者走上新的新闻岗位,学会拟开展以下六项工作:(1)开办新闻讲习班;(2)“出版新闻学术籍杂志”;(3)设立小型图书馆;(4)出版“记者通讯”;(5)出版中国新闻手册;(6)协助华侨记者并与海外有新闻兴趣的青年发生联系。 第一,开班讲习班、举办讨论会。“青记”总会和各地分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举办新闻讲习班、新闻学术讲座等,请当地新闻界比较有声望学识能力及景仰者为讲师,给当地原有新闻记者及有志新闻的青年以进修的机会,并且给予当地新闻界以选拔新干部的机会。[18] 1939年12月“青记”总会学术组在重庆经常举行“新闻学术讲座”,计有:王芸生主讲《关于写社论》,曹树铭主讲《苏联的新闻事业》,彭革陈主讲《敌我新闻现况》,郭沫若主讲《写作的经验》等。 1939年12月1日,由“青记”粤北分会、粤北记者公会和广州青年会曲江办事处三团体联合主办“韶关新闻工作研习班”,招考学员50人,每晚讲课,一个月即结束。 1939年,“青记”南方办事处开办了战时新闻培训班。陈同生负责,有80多人。培训班的主讲人有范长江、孟秋江、钟期森、王文彬等,徐特立也过来做过报告。讲课的内容主要是从采访编辑到出版各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抗战形势和学习的需要。 1940年6月1日,“青记”桂林分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合办桂林“暑期新闻讲座”,其中夏衍讲《新闻报道》,王文彬讲《新闻学概论》,卜绍周讲《中国新闻史》,钟期森讲《评论研究》,汪止豪讲《壁报研究》,张稚琴讲《广告与发行》,宗维赓讲《摄影研究》,梁中铭讲《画报编辑》,陈纯粹讲《通讯社组织》,胡愈之讲《各国新闻概况》,张铁生讲《怎样读报》,莫宝坚讲《怎样编辑新闻》,孟秋江讲《战时新闻事业》,黄吉讲《怎样写作》,易幼涟讲《报馆管理》等19]。9月底该讲座结束,学员达265人。 举行各种专题性的业务讨论。“青记”桂林分会成立后,从1938年7月16日起连办四期学术讨论,其中第二期讨论了“如何改进采访工作”,讨论上由廖沫沙讲“采访工作技术沦”,石燕、秋江、于友等人报告“抗战二年来采访工作之检讨”,并提出“今后如何推进来访工作”等问题。第三次学术座谈会讨论《怎样改进采访工作》。第四次学术座谈会继续讨论如何改进采访工作等。专题性的学术讨论一般是学会内部举行,是“青记”加强对会员教育的一种形式,不但加强了会员之间的业务交流,而且给会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再加上讨论的问题都是当时采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新闻业务的改进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