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19年中国MCN机构数量累计已达到6500家以上,市场规模破百亿,以广告营销变现为主(占比80.6%),平台补贴(48.4%)和内容电商(35.5%)次之。MCN依靠专业化服务体系和高效率分发渠道保证优质内容有效变现,直播带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2018年食品和美妆行业品牌方使用KOL的占比大幅增长,使用率分别达到92%和81%,直播带货的高成功率及高ROI将吸引更多品牌方与电商平台投入预算,对MCN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空间巨大的变现渠道出现。 直播带货GMV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我们认为高增长仍可持续,主要原因在于:(1)直播带货推动转化与复购,目前渗透率较低,有望进一步增长。2019年直播电商产业GMV预计约为3900亿元(宽口径考虑快手抖音后),占电商行业GMV的渗透率仅约3.9%。考虑到2019年“双十一”淘宝直播GMV超过200亿元,占“双十一”淘宝成交额2684亿元的约7.5%,未来电商直播整体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各平台仍在持续加大布局投入。2018年淘宝直播带货规模超过千亿,同比增速达到400%,预计2019年约为2500亿,同比增长100%以上;淘宝直播预计未来2021年成交规模达到5000亿元;(3)直播带货具有非计划性购物特征,通过“种草”与“下单”行为引入新增红利,创造增量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分成比例看,平台方与MCN最为受益,有望享受增长红利。 从MCN的本质出发,我们认为优质MCN公司的核心壁垒在于:(1)内容生产环节的核心是人,关键在于KOL的孵化/运营/留存和批量账号的管理能力。2018年签约20-50个账号的MCN机构占比35.5%,较2016年(11.1%)大幅增长,签约5-10个账号的中小MCN数量下降明显;(2)商业变现环节,核心是渠道,关键在于上游供应链管理能力(精细化运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选品能力,以及下游内容分发能力(多平台分发带来全网的影响力和曝光量)及客户资源积累。目前MCN公司的马太效应已逐渐明显,2018年超过30%的MCN公司营收在5000万元以上,且近三年营收超亿元的头部企业占比逐年提升。 投资建议:现阶段电商直播正处于高增长、低渗透率的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且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内容电商的发展将助力MCN市场规模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优化,并成为MCN机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快速发展过程中平台方与MCN结构最为受益,有望享受增长红利。建议从两条主线)正在拓展货币化能力,有望受益直播带货这一全新赛道的电商平台及内容平台,如阿里巴巴(09988)、拼多多、哔哩哔哩(BILI.US);(2)通过收购、业务拓展等方式积极布局MCN赛道的互联网营销公司。 多频道网络(MCN, Multi-Channel Network)诞生于美国,为内容生产者和Youtube之间的中介机构,协助对接、聚合优质内容并进行持续变现。国内早期MCN多称内容聚合平台,以微博微信图文短视频内容运营为核心,后续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淘宝直播的崛起,基于新平台的MCN机构不断涌现。内容生产平台的进化推动MCN机构迭代革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MCN依靠专业化服务体系和高效率分发渠道保证优质内容有效变现,本质是内容的聚合和分发,并基于流量变现,在产业链里扮演的是链接多边关系的角色。MCN在产业链中对各方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1)对平台方而言:从直接聚合单个内容生产者转变为聚合MCN机构,是高效获取优质内容的最优途径。平台是MCN生存的基础,为MCN提供扶持政策,MCN为平台提供优质内容,通过MCN构建内容生态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双方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商业回馈实现共赢。不同平台对MCN机构具有不同的扶持机制,通过运营指导、数据支持、资源推广和流量扶持等多种模式协助MCN变现,增强平台内容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新浪微博所入驻的MCN机构在行业内领先,2018年已达2700家。 2)对KOL而言:协助进行内容持续输出和变现。MCN机构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组织视频生产,在选题策划、脚本创作、拍摄剪辑等各阶段实施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制作和流程化管理,帮助签约达人进行内容开发、技术支持、持续创意、用户管理等,最终实现大规模、专业化的内容供给,并进行资源对接、活动运营实现商业化变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