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四家主流咖啡品牌“盲测”大比拼竟然是它赢了(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02

  就配送时间和温度而言,因各咖啡品牌的配送距离不一致,故该两项数据仅供参考(配送时间段:13:30-15:30)。所有咖啡均在外卖到达前第一时间测量送达温度,并记录送达时间。具体数据如下:

  星巴克的配送时间为约12分钟,拿铁送达时温度为58.5℃,美式送达温度为77.5℃;瑞幸用时大概20分钟左右,拿铁送达时温度为54.4℃,美式送达温度为60.2℃;COSTA的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拿铁送达时温度为46.8℃,美式送达温度为65.9℃;太平洋咖啡用时约40分钟,拿铁送达时温度为54.5℃,美式送达温度为59.1℃。

  在包装方面,瑞幸、星巴克、COSTA的咖啡包装较为完好,无明显包装袋破裂及饮品外溢情况,而太平洋咖啡则存在较为明显的咖啡外溢情况,整体感观较差。

  总结:综合所有客观指标可看出,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在配送、包装等方面的表现不分伯仲,最大的区别是星巴克价格较贵、而瑞幸的性价比最优。价格最贵的COSTA没有交出与之相应的优异成绩单,而太平洋咖啡则在配送和包装方面表现较差。

  在主观评测环节,测评组根据不同咖啡的特质而制定了不同的考评标准。在“拿铁组”的盲测环节中,盲测人员会从“香气、顺滑、醇厚、苦度、余味和整体评价”五个维度进行测评。而“美式”组则从正面感官及风味(包括香气、醇厚度、平衡、余韵4个维度)、缺陷(包括烟感、焦苦、陈味、其他4个维度)和总体评价这三大方面、九大维度出发,对不同咖啡进行了“评级”。结果如下:

  香气,是咖啡品质的生命。生产地的气候、标高、品种、精制处理、收成、储藏以及消费国的烘焙技术是否适当等,都是影响咖啡豆香味的条件。

  醇度,指的是咖啡在口腔里的饱和感和重量感。油质、顺滑程度和咖啡的“重、厚及粘性”感,构成了咖啡的醇度。

  苦度,是由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经由绿原酸而分解得来。在咖啡豆的烘焙过程中,绿原酸内酯分子会随着烘焙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在轻、中度烘焙时,咖啡会产生温和的苦味,也就是“咖啡党”们喜闻乐见、具有咖啡特色的、愉快的苦味。而随着烘焙时间的加长,绿原酸内酯的分子被再次分解,取而代之的就是乙烯儿茶酚聚合物,会产生浓烈的苦味。因此,咖啡的苦度反应了烘焙和浸泡的技艺精度。

  余味,指咖啡喝下去之后,在口腔中回味着的一种感觉。咖啡中的酸度和苦度越强、平衡得越好,则咖啡的回甘越明显。一般来说,咖啡豆质量越好,余味回甘则越明显。

  那么,在20位咖啡达人“盲喝”数轮过后,哪家品牌的拿铁最受他们青睐呢?以下是我们精心整理的风味测评表(评分四舍五入):

  结论:在拿铁“大比拼”中,瑞幸咖啡夺冠,星巴克位居第二,太平洋咖啡得分最低。在拿铁主观测评的整体评价中,瑞幸收获“5星好评”而高居首位,星巴克则收获“4星半”评价,以微弱劣势而屈居次席。而太平洋咖啡(拿铁)除了折戟客观评测环节外,在主观环节也获得了最低评分,咖啡口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回购意愿方面,因咖啡口感不佳,愿意再次购买太平洋拿铁的人最少;而再次回购瑞幸咖啡(拿铁)并推荐给朋友的意愿最强,因其口感较好、价格较低、性价比高。

  此外,瑞幸在单项维度方面也获得较高得分,其中在“香气”、“苦度”两个维度的分值远高于其他品牌,这彰显出其在咖啡原料选择及烘焙技艺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其中,“烟感和焦苦”是烘焙技艺不精的重要表现。咖啡生豆本身其实并不苦,咖啡的苦产生于从生豆变成熟豆的过程中——即咖啡豆的烘焙。咖啡生豆内含有一种叫做绿原酸的成分,绿原酸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物质,咖啡的苦也和绿原酸有关。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