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黄山学院举办的世界名山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衢州学院副校长郑文山作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代表受邀参加并主持学术交流会。自2018年7月18日衢州学院、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四所高校签约正式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以来,四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曾指出,衢州虽没有沿海的区位条件,但有“四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是江西、安徽、福建联结长三角和东部沿海的前沿;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实施开放战略,构筑开放平台,发展开放经济。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衢州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区域优势,牵头构建联盟,谋求高校共同发展。四校开展“八互八多”共享机制:开展互认学分,多区域学习;互用基地,多区域实习;互通信息,多区域就业;互享待遇,多区域创业;互派教师,多区域工作;互享设备,多区域使用;互融团队,多区域研究;互享经验,多区域研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四所高校虽然分布在四省,但是山水相依、地缘相近,四校之间只有一小时左右的高铁车程。”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说,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实现“四校”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四校”与“四地”的产教融合互动,服务区域发展。 今年9月28日,衢州学院召开联盟座谈会,就继续推进“八互八多”共享机制、增强高校服务意识和协同体系建设、共商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发展大计展开深入探讨。衢州学院、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四所高校校长座谈并达成“衢州共识”,明确联盟将在“胸怀发展大局、深化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握发展大势、提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质量”“勇担发展大任、提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平台共享、人才共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交流等方面工作。 “我们现在正在选拔第二批交流生,这次准备选拔40名学生,专业也更宽泛了。”最近,衢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吴以莉正忙着选派四校联盟交流学生事宜。今年上学期,联盟互派首批10名优秀交流生,这些交流生到联盟学校的优势专业中学习一学期,学校间互认学分,并为每名交流的学生提供教育发展基金2000元。来自武夷学院的2017级化工本一班学生王晶对衢州学院闯关式课程感慨颇多:“衢州学院‘化工原理’闯关效果不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想到衢州学院的考研上线率这么高,通过一学期交流学习更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今年5月,衢州学院举办“大花园杯”四省边际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学校破题、专家支招,提高了学子的创新设计能力,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产教融合及人才对接平台。“这是我校第一次派学生来浙江参加创意设计大赛,主办方及评委都很专业,我们的决赛成绩比较理想,9个项目有7个获奖。”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洪广明兴奋地说,“希望以后四地联盟高校能搭建更多的平台,优势互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暑假期间,来自武夷学院、黄山学院的40名学生刚刚结束在衢州学院为期一周的联盟暑期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交流班,回到各自学校。同一时间,衢州学院和黄山学院的40名同学,正在武夷学院开展别具一格的交流活动。各有特色的教学氛围、儒风浩荡的文化环境,让联盟学校的学子受益颇多。 9月,衢州学院举办联盟论语大会,来自四校的8支队伍共24名选手从上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同台竞技。“为了参加这次论语大会,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对《论语》、对孔子、对衢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来自上饶师范学院的余湘所在的团队在此次论语大会上获得了二等奖,说起此次大会,她感触颇深。“以前对衢州是‘南孔圣地’不了解,现在知道了这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深远意义,对能来衢州感受学习儒家文化,十分激动,期待有机会还能够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