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依靠咖啡“续命”的“社畜”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咖啡市场也在迅速崛起,各路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占领了城市的每一处角落。但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只有喝到肚子里的咖啡“好喝”,才是王道。 11月28日,深圳新闻网测评小组联合消费服务专业组织“中国质量万里行”,邀请来自新闻、餐饮、IT以及其他行业的20位咖啡深度爱好者,对市面上主流的瑞幸、星巴克、太平洋、COSTA 4个品牌进行了测评。本次评定主要针对“拿铁(热)”和“美式(热)”两种咖啡,并采取“主观+客观”的形式。 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最爱喝的咖啡是拿铁咖啡。16个参与调研的城市中,有15个城市的销量冠军都是拿铁。因此,拿铁成为此次咖啡评测的首选。而美式咖啡因萃取时间相对较长(大概四五分钟)而咖啡因含量较高,在咖啡店的点单率也居高不下,被喻为“续命神器”。 评测由客观、主观两个环节构成。进行客观评测时,测评小组对各品牌咖啡的价格、配送时间、到场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在主观评测方面,“拿铁”组考评了咖啡的“香气、顺滑、醇厚”等维度,“美式”组则围绕“香气、醇厚度、平衡度、余韵4个正值角度”及“烟感、焦苦、陈味”3个负值角度进行评分。 为了对4款咖啡的外送时间、成本指数和外观表现做出综合评定,测评小组分别选取了中午外送高峰期(注:每个品牌的两款咖啡同时下单)和午后工作期(注:为保证咖啡口感,根据测评的先后顺序下单)两个时间段来进行点单,并对下单时间、送达时间、配送速度等进行了记录。同时,为了减少咖啡门店位置及距离对测评产生的误差,所有测评咖啡均来自于外卖。 从外送时间上看,星巴克据盲测点距离最近(仅隔一条马路),配送时间最短;瑞幸在中午外送高峰期的配送表现较优;太平洋咖啡的配送过程较慢,最长一次配送时间达到52分钟。 由于每个咖啡品牌在各平台的优惠措施、配送费用各不相同,故本次表格计算的是评测时每款产品购买的6杯总价及平均单价(在评测时,每款产品均购买6杯),并统一观察其外观表现。(注:实际价格含配送费及优惠) 测评结果显示,星巴克、COSTA和太平洋咖啡可在第三方平台享受一定的满减优惠,但需付出相应的配送成本;瑞幸咖啡仅能在其APP购买,但优惠力度较大——参与“充2赠1”活动,购买6杯仅需支付4杯的价格。 从实际单价来看,瑞幸咖啡的拿铁和美式分别为16元/杯和14元/杯,几乎是其他品牌价格的一半——星巴克的拿铁和美式分别为27.5元/杯和26.5元/杯;COSTA的拿铁和美式分别为34.33元/杯和30.33元/杯;太平洋咖啡的拿铁和美式分别为27.5元/杯和23.5元/杯。 从容积来看,单价最高的COSTA,容量却并不是最大。容量最大的是太平洋咖啡,每杯拿铁的实际容量高达560ml、美式实际容量则为520ml;COSTA其次,拿铁实际容量为480ml,美式实际容量为500ml;星巴克拿铁的实际容量为440ml,美式实际容量为500ml;而瑞幸咖啡杯容量最低,拿铁实际容量为370ml,美式实际容量为400ml。此外,COSTA的宣传容量和实际容量相差最大,拿铁的容量差距达到120ml,美式的容量差距也达到1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