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论燕下都的军事防御体系(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12

  燕下都附近发现有多处防御据点性质的遗址,且集中分布于东城外围。经考古调查发掘的共有6处[1]747,具体情况如下。

  燕下都东城北的西茹堡村发现两处建筑基址,分别为YBX1和YBX2。YBX1,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3米,南北宽38米,高7.2米。YBX2,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宽8.7米,南北长13米,高2米。这两处建筑基址地处北易水北侧,夯筑而成,周边散落有战国时期的绳纹板瓦、筒瓦残片等遗物。遗址面积较小,距离较近,互为依托,并有道路相连通,是燕下都北部重要的防御据点。

  燕下都东城东南发现三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陈村一处,编号为YDNCH3,基址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10米,高7米,表面和四周发现战国时期常见的绳纹板瓦残片。台上村两处,分别是YDNT4和YDNT5。YDNT4,平面略呈长方形,基址东西长24米,南北宽14米,台面东西长17米,南北宽5米,高3.5米。YDNT5,东西长77米,南北宽41米,台面东西长12米,南北宽9米,高13.5米。这两处建筑均是夯筑而成,之间有道路相连通,附近多散见绳纹板瓦、筒瓦等遗物。

  燕下都东城东北石柱村发现一处夯土建筑基址YDBSH6,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49米,高4米。基址附近发现绳纹板瓦、筒瓦等遗物残片。

  这几处遗址面积较小,文化内涵简单,但地理位置特殊,紧邻燕下都东城,且分别位于下都通往紫荆关、上都以及齐国和赵国的交通线附近,应当是拱卫燕下都的防御性据点。

  燕下都周邻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军事城堡,这些城堡构成燕下都外围防御的重要屏障,如有战事,便能起到预警和阻击的作用。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处,距燕下都遗址约40公里。该城址于1959年被发现,调查者推测“城为正方形,长宽300米左右。西墙中部有一处向外突出,疑为当时城门,南墙突出处尚留有一豁口”[17]。蔡庄城址采用穿孔版筑方式,夯层明显,夯窝呈圆锥状,夯层之间发现有明显的垫草痕迹。综合采集到的遗物分析,蔡庄城址可能建于战国晚期,并沿用至西汉。

  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长沟村东,距离燕下都遗址约50公里。最早由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冯秉其、唐云明调查发现。长沟城址地势较高,仅东南角处保存较好,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约500米。城内发现有与燕下都瓦当形制基本相同的瓦当和“鱼骨盆”等文化遗物[18]。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解村西北,距离燕下都遗址约10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45米,南北宽550米,城垣夯筑而成,西墙为燕南长城墙体[19]。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乡东黑山村,距离燕下都遗址约35公里。城址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城墙夯筑而成,北、东、西垣各发现城门一座,中部有隔墙,城垣四周有护城河,平面基本呈“U”形。发掘者推测该战国城址属于燕南长城外围的附属小城,是重要的军事设施[20]。

  这些军事城堡面积较大,平面多呈方形,城墙以夯筑为主,尚存部分防御设施。就分布位置而言,蔡庄、长沟城址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交通要道上,是燕下都北连蓟都的重要据点;解村、东黑山城址位于下都南部,与燕南长城一同构成燕下都南部的防御屏障。

  燕南长城以易水的堤防为基础扩建而成。文献中多见有关燕南长城的记载,如《战国策·燕策一》载,秦相张仪为秦破纵连横,游说燕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7]632《战国策校注系年》中说:“燕长城,在今河北易县、饶安、新安县界。”[21]《水经·易水注》载:“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22]结合文献和学者研究可知,燕南长城从今河北易县西南起,穿过北易水,沿南易水东向,经过汾门(今保定市徐水区西北),再沿着南易水和滱水(今大清河)走向东南。这一推断也在考古学上得到证实。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北易县、徐水、安新、文安、雄县、大城,以及子牙河西岸都发现有长城遗址,并推测大城县东马村很可能为战国燕南长城的终点[23]。此外,在大城、文安两县燕南长城沿线]。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