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中国经济和财富市场增速放缓,中国处在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面临演化和变革, 世界处于各种大变局中。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财富管理,如何更好的抓住中国经济下一个周期机遇,成为了中国高净值人群密切关注的重点课题。 藉此,2019年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财智私行系列活动,邀请国内顶级经济学家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私行客户一同站在时代前沿,解读经济、洞察趋势、因应未来,探讨新经济周期下的全球资产配置与财富传承之道。作为全年活动的收官之作,12月6日,豐赢未来财富论坛于北京盛大启幕,助力私行客户站在战略高地,从变化和危机中找到机遇,走好财富管理新征程。 论坛上,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裁孙宁表示,农行私人银行开业九年来,始终坚守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品质金融服务的初心,以对客户高度负责之诚心和匠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内部各项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高净值客户服务队伍,致力于创造一点接入、全方位响应的极致金融服务体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预计2019年全年GDP增长6.1%,2020年GDP增长5.8%。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还将延续。尽管如此,李扬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机遇期,而唯一的出路是改革。他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在产业层面,要以创新为本。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二是我国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三是加速推进企业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四是继续推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也累积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智慧。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是为华夏。中国领土之大,以世界史的角度看,每次的领土扩张都不是靠战争获得,而是文化的认同。中国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种族概念、不是血缘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守常围绕穿越时空的中国智慧的主题,从文化的概念和中国的起源说起,在对道与器、和与同、时与空等概念的解读中诠释的中国智慧,让私行客户领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拨开时代的迷雾,为中国当下的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经济增速从2008年步入换挡期,目前刚刚走过了10年,GDP增速从高点14.2%下降到了6.3%,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在继续,内外环境高度不确定,各种风险持续叠加。全球贸易新趋势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全球货币新趋势从加息潮转向再宽松。中国经济6%不是底,货币政策也告别大水漫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管清友站在战略高地,阐析了2020年的非典型宽松环境与资产配置策略:宏观经济方面,经济在明年上半年将会阶段性的企稳,GDP增速下行的速度放缓,而CPI在上半年的压力较大。股票方面,2020年慢牛行情将延续,A股盈利增速有望回归正值区间,建议紧握核心资产。信用债方面,2018-2020年是偿债高峰,违约风险难有显著改善,建议配置高安全性产品。股权投资市场随着科创板开闸迎来新机遇,投资周期大幅缩短,同时,一二级市场价差回归理性,迫使一级股权投资机构回归价值投资主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指出,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做好全球资产配置, 颜色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制度优势,每次对外开放都引领了更深更广的全球化,因此中国并不必畏惧全球化,相反应当继续深化部分领域的改革开放,包括继续提高能源领域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扩大双向交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