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联手中国移动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展示的5G远程驾驶项目,就是5G和自动驾驶的融合应用,驾驶员在模拟驾驶舱通过5G网络进行人车交互,实时获取高清的车辆运行环境信息和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对远端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操作控制,实现远程驾驶。 出租车司机能不能在家工作,笔者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远程驾驶技术,诸如无人区、矿区、垃圾运送区域等危险及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可以实现无人化,在提升操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力。 鉴于5G对于自动驾驶的不可或缺,业内对这项技术翘首以盼多年,近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0月31日,在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一同宣布启动5G商用,中国正式进入万物智能互联的新时代。 因为5G自动驾驶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5G网络的覆盖范围,如果覆盖不到位,会导致信息传输速率不稳定,忽高忽低,这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言是非常危险的。而目前现状是,5G会优先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部分重点地区铺设,覆盖面还不足以支撑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运行。 具体来看,截至9月底中国联通已在40多个大中城市部署建设5G基站2.5万个,预计今年全年将建设4万个;中国电信5G基站建设数量与联通基本相当。中国移动相对多一点,目前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展5G网络建设,并已在超过50个重点城市建成5G基站4万多个。其中仅北京地区,三大运营商就已经建设5G基站超过1.3万座,开通5G基站超过1万座。 就区域而言,尽管此次三大运营商首批开通5G商用服务的城市有50个,然以一线城市覆盖面积较大,偏远地区受限于独立组网技术、建设成本及运营商战略布局等因素,信号覆盖较少。这意味着,5G网络距国内全覆盖尚需时日,更遑论基于5G网络的自动驾驶落地,同样如此。在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沈国樑看来,虽然中国的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普及速度也很快,但由于5G网络辐射面、信号覆盖范围是一个由点及面的动态过程,导致自动驾驶的实现过程也将先从大城市开始,然后随着相关条件的逐步成熟,慢慢向三四线城市或者是一些县级市延伸。 “这就像汽车的普及一样,首先在一二线城市应用,等这些地方的保有量逐步饱和了,再向三四线G网络方面,国内很多地区已经普及了,5G的话,预计两三年内一二线城市都会普及,五年之内肯定会在三四线G网络的自动驾驶也将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落地过程。”沈国樑表示。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豫蓉也认为,5G-V2X和5G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先从部分区域、部分场景开始落地,然后逐步扩展到全区域、全场景。因为基于5G-V2X的自动驾驶,尤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对道路配套设施、产业链资源整合、前沿技术突破以及配套法规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决定了自动驾驶难以一蹴而就。 因为这些封闭的场景闲杂人员相对较少,路况相对较简单,再加上范围限定,可以很轻松地实现5G信号全覆盖,并对路况进行相应的改造,真正做到无死角感知,全路段自动驾驶。而全场景的自动驾驶,即使有了5G加持,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