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情陷夜中环第二部又是个什么梗?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5-03-23

  车虽然小,但前排座椅加热、手机钥匙、遥控热车、自动驻车等实用功能,确实让被第一代猪鼻子新能源车折腾了好几年、动不动就被撂路上的校尉,在2024年这个虽然一冬无雪但却寒冷如故的冬天,感受到了极大的放松。

  普及智驾不意外,普及到十万元以内的车型,确实令人目瞪口呆。要知道,比亚迪之前,市面上主流的智驾系统,成本最低也要两万多,最高的特拉斯超过六万。

  比亚迪这种“不讲武德”的打法,不仅让竞争对手如坐针毡,也引发了诸多比亚迪老车主的愤怒,尤其是购买二、三十万以上顶配车型的人。

  因为海鸥中配款,正好就是比亚迪普及智驾的最低门槛,去年2024款裸车指导价7.58万,今年2025款裸车指导价不变,但智驾版贵了三千,7.88万。

  相比之下,顶配款的智架车型甚至保持原价,指导价与非智驾款一样,都是8.58万,相当于白送了智驾系统。

  增配不增价,大家可以理解,毕竟汽车行业在飞速发展。谁也不可能长期压制自己的消费需求,来等待没完没了的技术升级。

  比如此番普及智架,在车辆设计的时候,厂家的规划就不够长远,彻底堵死了车主自费增配的路,难怪大家心有不甘。

  尤其是二十万以上的中、高档车,智驾都已经普及到最低端,老款车型却无法升级,让车主们情何以堪!

  为了缓解情绪,校尉再说个更高级的话术,比亚迪普及智驾给老车主带来的困惑,其实属于幸福的烦恼。

  因为只有科技高速发展引发工业产品快速迭代升级的黄金年代、黄金国度,消费者才会有幸遇到类似的选择困难综合症。

  别怪厂家没有更新换代的动力,因为普通家庭买了自行车,都是奔着老子骑完儿子骑去的,如果不能用个十几、二十年,全村人都会骂你败家玩意。

  校尉记得很清楚,八几年的时候,在离家三十里外上班的父亲,就有辆用于通勤的自行车,被村民戏称别人人骑车、张老师车骑人。

  因为遇到下雨泥泞,父亲就会扛着车走。但凡有点泥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车里里外外擦得油光锃亮。

  在那个拿自行车当传家宝、拿手电筒当唯一电器的年代,不仅农村的时光在凝固,城市的工业产品同样停滞不前。

  大概到85年前后,老家才通电。虽然是昏暗的白炽灯,但在从来没有看过电灯的校尉眼中,却像太阳一样光明。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需要操心的事很多,比如一日三餐、比如春耕秋收、比如粮票布票不够用。但绝不包括买车太早、错过了最新的智驾系统,因为这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烦恼,我们根本无从想象、更无法触及。

  包括改革开放十几年后,别说大家普遍没钱,就算有钱,要想买到国际最新的工业产品,也要承受比发达工业国昂贵得多的价格,还经常只能买到二、三流产品。

  当年有个关于日本商品的段子,一流产品卖国内、二流产品卖美欧、三流产品卖中国,可仔细一想,这哪是段子,分明就是客观现实。

  日本人敢于采取这样的经销策略,无非就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能力不够强、市场不够大、消费层级不够高、市场发言权不足。

  既然二、三流的产品就足以横扫中国市场,更好的产品,自然要卖给更挑剔也更具消费能力与消费引导作用的其他市场,这是非常本能的选择。

  当中国市场发育起来、中国人的眼界打开之后,依然出现三星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这样的极端事件,那才是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傲慢。

  今天的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完成逆袭,实际的市场消费能力也已经超过美国。但在美元霸权体系下,人民币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因而中国尚未拿下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桂冠,也未能取得国际市场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当前阶段,正是中国凭借工业优势、向美欧主导了数百年的国际市场主导权发起冲锋的关键时刻。

  谁能拿下这场战役,谁就能主导未来的国际市场,进而掌握国际金融、贸易、工业、科技、军事、舆论、外交、文化等几乎一切的主导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尉认为,如华为、比亚迪、深度求索、大疆、宇树等所有愿意把新科技、新产品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投放到中国市场的民营企业,都是爱国的民族企业,都是中国的骄傲,都是中国复兴的助力,都是中美博弈的中坚力量。

  相比那些挖空心思向外转移资产、冥顽不灵对自己的母国搞市场歧视的所谓国际化民营企业,对于任何一家愿意根植国内市场、发展国内市场、优惠国内消费者的民企,我们都应该多一些鼓励与包容。

  从实业救国到实业报国再到实业兴国,百余年来,中国的民族先贤、民营企业,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从熟读八股的清末状元到喊出实业救国的开拓者,张謇的心路历程,就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的悟道历程

  在他们玩命登顶的时候,即便我们不能提供帮助,但也不应该横加指责,说他们不小心踩到了路边的花花草草。

  说实话,校尉也不喜欢拼命,但校尉从来都不反对别人拼命。相反,校尉十分佩服、欣赏那些拒绝舒适区、主动向自我发起极限挑战的人。

  正如网友对当前美俄谈判排除欧洲的调侃:俄罗斯人在战场拼命,美国人在打三份工,中国人在996拧螺丝,只有掀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却在悠闲地享受着殖民时代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不仅养得肥头大耳,而且养得麻木天真。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绝不仅仅存在于晚清列强殖民、民国日寇入侵之时,而是发轫于中原王朝志得意满、唯我独尊之际。

  正因康乾盛世的固步自封、愚民教育、奴化教育,才有晚清民国亡国灭种危机下的民不聊生、贫穷积弱。

  别说中国依然处于被西方发达国家集体针对、被世界第一强国集中打压的战略危险期,即便我们重新登顶,也没有理由躺平。

  好比看电影,原本大家都可以舒舒服服坐着,但有人就是不守规矩站起来看,害得别人也只能跟着起立,结果就是座位白白空着、所有人都站着看了一场电影。

  晚清危机中喊出实业救国的先贤是如此,抗日战争中奋起抵抗的中国军民是如此,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是如此,遭到美国极限制裁的华为是如此……

  奖勤罚懒、鼓励竞争的社会风气与制度设计,才是确保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才是确保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占据人类文明领先位置的根本原因,才是个人与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根本保证。

  为了支撑虚幻的理想,他们往往举出很多似是而非的例子。比如各种各样的二代,比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低劳动强度、高工薪报酬、高福利待遇。

  那些骄奢淫逸、违法乱纪甚至草菅人命的二代,确实需要依法重点打击,但对于那些只是选择躺平享受父辈余荫的二代,其实没太多可指责的。

  另一方面,他们越是躺平,越是会加快家族财富的消耗,让这些财富尽快回到社会流通环节,为其他愿意努力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理,令殖人、润人艳羡不已的西方式岁月静好,同样来自于他们祖上的拼搏与奋斗——具体说来,就是数百年殖民与工业化遗留的成果。

  殖民时代刚刚起步的时候,麦哲伦驾驶着百余吨的小船,就敢搞环球航行;皮萨罗带着一百多人的队伍,就敢征服印加帝国;开启美国历史的五月花号,同样只有一百余吨、一百多人……

  同样,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刚刚启动的时候,工人食不果腹、工厂里充斥着童工、工业城市变成巨大的污染源……

  除了对国内底层劳动者的压榨,为了争夺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代表的工业资源、商品市场,欧洲列强打了几百年,还相继引爆了一战、二战。

  没有把欧洲各国狗脑子都打出来的数百年战争,凭什么欧洲白人能够征服、控制全球殖民地,牢牢把握工业化的主导权,长期盘踞在第三世界国家头顶上作威作福?

  即便是在遥远的美洲,为了获取廉价的黑人劳动力、推动工业化,美国也打着解放黑奴的旗号,掀起了血腥的南北战争,短短四年,导致75万人死亡、40万人残疾、平民受伤接近300万,而当时美国的总人口也不过3000万出头,伤亡占比超过10%。

  校尉没有贬低抗日战争惨烈程度的意思,摆出这些事例,只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今天欧洲国家安逸幸福的生活,正源自他们父辈不择手段的生存竞争。但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躺平,这种优裕的生活,正在快速走向没落。

  校尉今天能够坐在小而温暖的书房内,在比少年时期第一次点亮的白炽灯要明亮一百倍的LED灯光下,用着国产的华为台式机,敲下这篇关于比亚迪普及智驾的文字,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从1848年以来无数父辈的拼搏、抗争与牺牲。

  996确实很不人道,但如果没有几代人卷出来的强大工业、强大国防,在西方国家的打压下,我们甚至连卷996的机会都不会有。

  因为在西方的制度设计中,中国人只能做低端产业的牛马,不能做高端产业的工程师,更不能做全球产业的领头羊。

  在我们拿到绝对的全球工业控制权之前,我们还需要比亚迪、华为、大疆、深度求索式的卷——如果你一定要称之为卷的话。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