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振兴实体经济,服务以央企为主的国企改革发展的核心能力显著提高。三年来,中国国新聚焦服务央企,坚持市场化运作,累计投资项目 170 多个、金额 2900多亿元,通过五大业务板块累计与近 90 户央企开展合作,服务央企覆盖面达 90%。支持央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新系基金重点投资支持央企科技创新项目,并积极推动所投项目与有关央企进行协同整合,补齐产业短板,加快转型升级。在以财务性投资为主的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健康医疗、集成电路等新经济领域和重要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战略性投资项目,着力打造国有经济新动能。推动央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积极参与央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市场化债转股、战略性重组、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等。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支持央企专业化、同质化资产整合。服务央企提质增效化解风险。通过保理、租赁累计向央企投放资金超过千亿元,推动央企降杠杆、减负债、压两金、去库存;战略重组大公资信,探索协助央企提升融资能力、管理信用风险。此外,还在推广应用“企票通”平台,服务央企票据融通、增强资本流动性;推进设立“央企信用保障基金”,化解债券违约风险。 《国资报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国国新是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为试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周渝波:中国国新作为中央企业,必须旗帜鲜明保持政治本色,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全过程。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改革试点做实“结合文章”,将党的领导融入和内嵌到公司治理中,突出发挥公司党委领导作用。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将党建工作与投资并购同步谋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确保国有资本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加强到哪里。探索适应运营公司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模式。研究明确不同类型、不同层级所出资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地位作用,分类制定所出资企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分层分类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区分战略性投资项目和财务性投资项目的不同特点,结合被投企业实际情况,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方式和途径。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此为契机,努力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重视在企业文化中植入并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培育“国之脉、传承责任之脉,新致远、坚持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增强国有资本运营的“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