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老牛奋耕坝土丰----记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教授杨福存(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28

  51岁来到坝上,本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就轮换回学校,可他认为技术工作必须保持连续性,能不能有效衔接是大问题。因此,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于是他成了实验站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2004年,他年满65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完全可以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他说,现在正是农民调结构、闯市场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明白人指路,于是把保定修养的老伴动员到张北,然后仍然一门心思扑到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的工作中。

  2010年,他已经年过古稀,这时候完全可以停下好好休息,可他表示说:“现在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农村的扶贫攻坚,离不开明人指路,离不开技术培训,我这个老党员当然不能忘了初心,还应该贡献最后的力量。”

  在采访中,张立峰教授感概地说:“杨老师确实是一个一事当前,先替国家和百姓着想的好老师,在张北实验站工作的几十年,他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1998年1月,张北发生7级地震,正在学校总结一年科技成果的杨老师得到消息后,非常的牵挂,立即与农大工会主席带着师生员工捐赠的棉衣被褥和6.4万元捐款,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前往张北来慰问。一路上,老家电话不断,通知他老父亲病危。但他秉承老父亲“国事大于家事“的训诫,不仅将物资送到张北赶到中心震区海流图乡慰问了受灾群众。还专程赶到实验站查看,确定他们的实验设施和实验资料保存完好,当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才匆匆往老家时,老父亲已不醒人事,并在当晚离开了人世。跪着父亲坟前,杨福存泪流满面,愧疚不己。

  在小二台乡蔬菜种植大户刘贵感激地说:“杨老师是咱张北人民的恩人哪,你说咱们周边的农民,谁不是靠杨老师技术富起来的?谁没有得到杨老师的关照?”他介绍,杨老师年轻是时候,是骑着自行车到到农民地里指导,而年纪大了,他就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专门走村串户给咱农民传经送宝,能让人不感动万分。“你说我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一辈子仅仅到过县城的农民,靠什么种蔬菜,靠得就是杨老师的动员和指导呗,在刚种菜的那会儿,我是两天必到菜地里一回。而杨老师则是每天必到菜地里一回,有一年,我因为在外边给人盖房,没有顾得给秧苗浇水,等我匆匆从工地赶回自家的试验地时,发现杨老师一人帮咱把秧苗地全部浇了一个透。你说有这样的老师帮忙我们能不富裕吗。

  时光流梭,眼看三十年过去了。杨福存教授不仅没有拿到坝上人一分钱的报酬,辛辛苦苦地为坝上人工作,而且贴上自己的薪金、奖金为坝上百姓送种子,送资料,送温暖,他们精神前后感染了两代人。

  到如今,年近耄耋的杨福存依然初心不改:“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坝上人奋斗一天,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要真正让坝上群众从越来越为幸福的日子中感受到党对坝上人的关怀!这就是我们这一辈人真正追求的使命。”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