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一库好水泽润“金”字招牌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16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湖北十堰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保水是硬任务,湖北省十堰市肩负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使命。作为国家贫困地区,发展是硬驱动,84万贫困人口摘帽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堰的选择是护好绿水青山,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发展。

  11月16日至17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首次在中西部地区十堰市召开,这是国家对十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最高肯定。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表示,十堰正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将保护和发展协调起来,把“施工图”变成“效果图”,让更多绿水青山变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现在氨氮的指标是0.186毫克/升,超过地表一类水标准;总磷0.053毫克/升,也已超过地表一类水标准;COD(化学需氧量)9.617毫克/升,接近地表二类水标准。”11月7日,在十堰茅箭区马家河水质监测微站。工作人员李照财读出一串实时监测数据,该微站从河流取水样,对总磷、氨氮、COD3个参数进行自动监测,将结果上传至十堰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系统。

  在武当山经济特区,记者走访了剑河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河道。“无色无味,感观上跟矿泉水一样。”在武当山特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工作人员李丹舀出一杯尾水让记者看。她介绍,武当山特区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能力增至每日2万吨,并采取国际先进膜工艺,污水处理标准提升至地表Ⅳ类水。

  大气治理同样成效显著。围绕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重要因素,十堰打出一套组合拳: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392台、黄标车21973辆;1172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等。治理效果不断显现,从2013年实施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以来,十堰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中环境优良天数提升23.8%,PM10年均浓度连续5年下降,下降幅度达24.47%,PM2.5年均浓度连续6年下降,下降幅度达44.16%。

  “一库好水,离不开生态红线的保护。”据介绍,十堰市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占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在十堰,守好生态红线主要是守好北方人民的“水井”,截至今年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间断通水,已安全供水1785天,累计调入干渠253亿立方米,累计分水量239.14亿立方米。“南水”进京5年来,北京市地下水平均埋深同比上升0.53米。

  2017年之前3年的季度考核,竹山县因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问题屡被扣分,当年底,该县痛下决心,斥资1.2亿元启动取水口“挪移”工程,并于去年底正式通水。这是十堰创新环保体制机制实施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三方考核见成效的缩影。

  为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十堰在全省率先出台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规定》,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40余部门环保工作职责,并聘请第三方公司予以考核;在全省率先出台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已对2个单位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对20多个单位实施环保“一票否决”预警,形成环保考核、问责机制。

  十堰还率先在全国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实施污水垃圾处理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北京排水集团、深港产学研集团、碧水源公司等国内知名生态环保企业及专家200多人,参与十堰各个领域的污染治理日常工作,对全市94座污水处理厂和38座垃圾处理厂托管运营。

  同时,十堰市每月公布各县(市、区)空气、水环境质量排名;每年汇集1300万元水质达标保证金,对各县(市、区)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奖优罚劣。

  十堰先后出台《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十堰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不断增强。

  为强化社会各界环保意识,十堰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绿色创建,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生态乡镇104个、生态村1312个、绿色社区118个、绿色学校453个、绿色企业91个、绿色家庭1116个、绿色机关177个。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