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有关津(jīn)繁(fán)巷(xiànɡ)库(kù)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5-01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严谨是设计的基石,团队是力量的源泉。我要把从老一辈航天人身上学到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在及红娟办公桌的一角,立着一把透明的塑料“丁字尺”。如今做设计都已是电脑制图,“丁字尺”基本用不上了,但是她一直舍不得丢掉,因为这把尺子,记录着自己二十余年航天一线奋斗的青春岁月,也镌刻着师父的谆谆教诲。

  及红娟现任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总体室设计师。1998年,她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进入航天系统,为飞行器设计“骨骼”和“肌肤”。

  那还是手工画图的年代。看着前辈们绘出的精致图纸,及红娟心里痒痒的。她放弃休息时间,研读论文,学习标准,在深夜的灯光下,靠着“丁字尺”绘制图纸、钻研技术,一晚上,能手画十几张复杂的零件图。

  “只设计出来不行,要设计好才行。”“要把产品当成艺术品一样精细打磨。”当及红娟还沉浸在兴奋中时,师父却给她泼了盆“冷水”。一次,及红娟的设计图中,有一处中心线”距离较近。“这样容易混淆,一旦认错,产品性能就会出现巨大偏差!”师父非常严厉,“我们的设计关系着上下游和生产单位,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决定飞行器的质量,怎么细致也不为过!”潜移默化中,及红娟也像有了“强迫症”,细揪每一个参数,核对每一个数据。

  至今,及红娟对第一次参加重大试验任务的场景仍记忆犹新。那也是她跟着师父参与研制的首个型号产品。

  试验现场,方圆几十里,人迹罕至。试验前一天,大家在进行装配时发现,产品内部电缆有可能被挤压,及红娟和同事们立马紧张起来。大家查找资料,计算间隙,判断电缆是否真的被挤压。当天下午,北京的同事带着检测仪器乘飞机赶过来,对产品重新检查。最后,计算与检测的结果一致,电缆并未被挤压,试验可以正常进行。

  当天,及红娟守在特定区域静待试验结果。“成功了!”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她如释重负,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步设计都与成败息息相关。“差一点都不行。”师父的话在她的耳边响起。

  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及红娟快速成长,从普通设计员、技术骨干,成长为飞行器结构设计组组长,她更时常琢磨如何更好地带领一个班组,如何像老一辈航天人那样去“传帮带”。

  “刚入行的时候,我们还在手绘设计图,离不开‘丁字尺’,现在已经全部用电脑完成,还从以前的二维制图到如今的三维建模,航天领域的设计手段一直在革新,但几代航天人精益求精和不断拼搏的精神一直未变。”及红娟说。

  近年来,航天系统对产品小型化、轻质化研制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把产品的壁厚降低了50%。”

  作为唯一一个承担多种类重点型号产品创新研制的飞行器结构设计组,团队的奖牌挂了满满一墙。如今,及红娟正带队转战下一代产品的预先研究。

  “中国航天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越过了一道道坎,翻过了一座座山。”及红娟相信,在型号产品设计的征程上,中国航天人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肩世界一流。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