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建设国际电影产业孵化器的“海南样本”(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11

  其实,三亚与电影早有渊源。2005年,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三亚举行。电影节期间的一系列活动,不但传播了三亚的美好形象,也初步唤醒了三亚发展电影产业的意识。资料显示,10年来,三亚电影院剧增,荧幕数到目前已达到163块,为三亚发展电影产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海南正在筹备两所电影学院,这也将为三亚发展电影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据了解,三亚理工学院将改名影视传媒学院,儋州也已动工新建一所电影学院。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何以成功举办?因为有国家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和国际电影节。

  全国政协委员侯光明身兼数职: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又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他认为,举办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是落实国家战略,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明确要求。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初心是让海南成为更深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的范例。海南发展电影产业,也必然要面向世界,成为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改革开放的前沿。

  “区位优势有利于面向国际。”侯光明认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未来日益密切的国际交流中,海南可作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国家的一个基地。南海从古到今区位优势都非常明显,是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三亚发展电影产业,必须站在现有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独特优势,从国际化上下工夫。业内人士分析,三亚要面向东南亚,面向整个世界来制定政策,开拓市场,进行顶层设计。

  “国际化”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从国际市场的需求出发,制定国内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行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比如以合资形式或者其他符合政策法规的形式引进国际产业公司,进行中外合拍电影或者国际电影版权交易等方面的合作。比如,可以拍在中国上影的影片,也可以拍只在国外上影的影片,都可以探讨。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表示,海南要充分运用好体制的红利、改革的红利、政策的红利,特别是适应新时代要求,出台一些促进和保障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并争取在海南岛率先落地、率先实施,提升海南岛在全中国和全世界电影产业发展方面,主动参与对话和竞争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仲伦据其市场经验分析,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可以先行探索制度创新,在免税退税上推出优惠政策,电影产业自然会云集。“无论是加拿大也好、澳大利亚也好,吸引电影制片人聚集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政策。”

  作为“后起之秀”,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提出的“四全”定位是站在中国目前的电影行业定位上提出来的。它代表了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是中国彰显文化实力、体现四个自信、推动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要举措。在中国电影从规模化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时刻举办,意义重大。“四全”的定位中,“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支撑“全产业链”,“全产业链”服务前三个“全”。只有做好了电影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支撑前三个“全”的实现。最终的目标是达到中国电影和文化行业在国际上刷新影响力,同时与世界架起交流平台,为电影事业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一个影视产业园很有必要,因为海南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影视产业园。”侯光明认为,重视发展一个行业,把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放在相对集中的空间,是有必要的。

  海南建设电影岛,三亚应成为未来的影视产业的高地,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要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打造这个产业园。要实现差异化发展,不要与现有各地的电影产业园竞争,而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三亚可以以国际化为主,引进中国市场缺乏的国际公司等。三亚可以在这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国际合作,其实就是打造面向国际的电影产业“孵化器”。引进国际电影公司,也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引进和培养人才。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