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凤凰春鸣小记者专访李兵纳于大麓的湖湘文化也在走出名山(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02

  凤凰春鸣小记者: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这种书院精神是如何体现的呢?

  李兵:站在家长的角度,我对我孩子的教育,更看重品德,做人是第一位的。其次看重的是知识。我指的知识是指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

  站在老师的角度,我一直强调,我的学生做人是最重要的,学问做得怎么样,我并不是太看重,我非常相信曾国藩的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有了好的品德,做学问用心了、努力了、付出了,至于能成为什么,要看条件、看机会,这是我对学生的要求。这也是书院的一种精神的体现。

  李兵:首先要重孩子的道德教育,这绝对不是灌输性的教育,要“玩有所得”,我今天带你们在书院里走一走看一看,你们就会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启发。岳麓书院一天只讲课一个时辰,其他时间自修,有问题去请教。

  书院告诉我们不能太过功利,功利往往是比较短视的。书院也强调,岳麓书院的办学精神是传道济民,教孩子不要太过功利,真正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对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都很重要。

  850年前,朱熹来到岳麓书院,他与时任山长的张栻的那场会讲,奠定了这里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的基础。

  “书院精神与湖湘文化相辅相成。”李兵说。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拓宽分布的广度,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同时,书院的事业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凤凰春鸣小记者: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一直与湖湘文化互生共长,您认为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共通的精神特质是什么?

  李兵:湖南地形三面环山一面水,古时候的湖南人很难走出去,生长在封闭而贫瘠的土地上,湖南人养成了“霸蛮”的性格:勤奋、质朴、耐劳、勇敢、倔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是也有消极性,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岳麓书院改变了湖南人,他给湖南带来了文化,让一部分湖南人能够有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走出湖南。

  岳麓书院的办学宗旨是“传道济民”,一方面讲传道,这是对道德的追求对学问的追求,但不是学了知识就躲在书斋里去研究,还要为社会服务,所谓“济民”就是为社会服务。岳麓书院培养的人里,曾国藩办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左宗棠镇压新碾军,镇压伊利叛乱,收复失地,这都是他们“济民”的体现。

  李兵:岳麓书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学术研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二是培养大批人才,推陈出新。

  岳麓书院从宋代创建以来一直都是历代学问的研究重镇。宋代开始,宋明理学在这里发扬与延续,张栻则将儒学跟地域结合起来,产生湖湘学派,到了明朝,王阳明在这里讲心学,到了清朝,经学盛行,岳麓书院又成为全国经学重要的研究基地。

  两百年前,湖南人魏源从岳麓书院走出去,他开始接受并传播西学,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将湖湘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宽广背景下,让生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激发更多的文化思考,则成了当今的一个重要议题。

  李兵:首先要做的就是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年轻人一定是要去与世界交流,有了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才能更好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