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藏茶之旅(三):一个鲜活的茶马古道驿站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10

  茶马古道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同时更是一段生活史的承载者和记录者。可以说:茶叶,往来于古道上的各族客商和背夫,还有那些大大小的驿站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与符号。

  四川省雅安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藏茶贸易的重要功能。在那里,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茶马古道遗迹等重要人文景观,其中就包括茶马贸易中的各类驿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位于雅安荥经县的新添驿站。

  《荥经县年鉴》载,荥经古称严道,有“中国古南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重镇”之称,自唐朝以来,荥经就成了藏、川、滇三地交通的重要节点。唐武德三年(620)改置荣经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荥经县(荣字改木从水),隶属雅州。从那时起,荥经县便一直存在。据《荥经县志》记载,清朝时,荥经县边茶贸易很大,并有专门的私营茶商报引设号。“荥经芽细”和“民族团结牌康砖”是当地传统标志性的藏茶产品,在西藏有着巨大影响力。

  从雅安市驱车大约40多分钟就来到了新添村,该村位于荥经县新添镇的东北部,距离荥经县城约8公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新添村位于荥经县的重要节点上,这也强化了它在茶马贸易中的重要性。

  整体上,作为茶马古道的新添驿站始建于清朝的雍正年间。当地群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当年果亲王护送达赖喇嘛进藏,途经此地,感受良多,便命人在此地新建起了一座驿站,因当时前后均已经各有一处驿站,所以取名“新添”。目前,即使经过了较强地震的破坏,新添村的商站和民居仍然保存较好。

  整个驿站呈狭长状态,一条主街贯穿其中,结构布局合理,一些四合院落的建筑展现了川西建筑的特点。这些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辅助以砖瓦,较好地保留了当地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很热情,同时,目光中也充满着真诚的期盼。我沿街而行,进入了一家保存较好的客栈。

  这家客栈名为“兴盛店”。“盛”字在雅安的商号中是较常使用的一个字。历史上,雅安茶叶商号的种类主要有三类。一是私营商号,体现了民间对藏茶贸易做出的积极贡献。二是商会、官商或官商合资,主要出现于西康建省期间。三是国营茶企业,主要指1951年成立的国营荥经茶厂。“兴盛店”即属于第一类。

  关于私营商号,据《荥经县志》记载,自荥经出现茶叶私商后,茶号增长很快,清朝时有姜记华兴、裕兴、王记大顺、洪顺、长盛元、亿盛、朝兴、长升、刘德安、徐福元、蒋吉泰等商号。伴随着新添驿站的设立,作为私营商号的“兴盛店”走过了悠悠的岁月长河。

  “兴盛店”的主人是一位周姓的老者。一进店门,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两旁是多个客房,全部纯木建筑,地上的青砖上布满了青苔,仿佛还保留着岁月打磨的痕迹。再往里走,又是一个较大的方形天井,体现了当地传统四合院的建筑特色。靠左侧,一米高的墙体上布满了青苔,上面则是老人精心培育的“旬花”,老人慷慨地向我们赠送了几株,他说,荀花的花朵是红色的。在寒暄中,这个词让我不由想到了他们红火的日子。老人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存放于各处的物品,那些都是曾经接待到驿站住宿或贸易的客商的物品。一副保存完好的藏茶背夫用过的工具格外引人注目。老人说,在2013年雅安芦山“4·20”地震中,这座老院子经受住了考验。

  从家中出来时,我开玩笑一般向老人说:“好好保护您的房子,它很快就会很有名了!”他高兴地回应着,把我们一直送出了大门。或许在老人的心里,这座老院子和里面留下的物件,是无法用金钱或名气衡量的。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他的港湾和精神寄托。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