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念好引字诀 用薪也用心(解码·研发投入如何告别“重物轻人”)(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28

  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高层次、多样化人才需求愈加高涨,相应地,需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如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探寻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变的是选人用人的机制体制,不变的是爱才留才的热切追求。如此,才能汇四海之贤、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一展所长,激发并释放人才的活力。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方向。前不久,记者走进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探寻它们的人才引进新模式、新方法。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人才流动更通畅、更科学。但实际上,仍有不少科研院所和企业还在为招不到人才发愁,部分产业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各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是前所未有的迫切。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专家介绍,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达30多万人,但同年高校集成电路专业的毕业生中,仅有3万多进入本行业工作。

  “前些年,单位引才主要面向国内,招聘对象大多是硕士及以下群体,研发人员中博士、硕士、本科的比例约为1∶3∶6。引才渠道也相对单一,以校园招聘为主、社会招聘为辅,而且预算确实不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博微子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曹鹏涛说,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人才引进投入,取决于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前些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现在产业发展迅猛、竞争越发激烈、人才供需失衡。如今,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如果人才跟不上,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就不足,开发周期也被迫拉长,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技术研发遇到瓶颈,有些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问题,需要人才来‘点破’关键。”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陶伟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胡爱民表示,坚持“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等原则是基础。但引才的目的是用才,想让人才引进工作可持续,就必须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例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机制、顶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支持计划等,让高层次人才既能引得来,也能留得住、用得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

  曹鹏涛说,这几年,人才引进工作的变化不小,“现在单位研发人员中博士、硕士、本科的比例约为3∶4∶3,还非常注重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千名博士、百名海归。”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吴江介绍,公司招聘了不少“脚步丈量回来的博士”。原来,为了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企业连续几年派专人前往高校去“扫教学楼”“扫实验室”“扫寝室”“扫图书馆”,博士所在之处,都有招聘者的身影。

  引才机制的变化首先体现在经费上。“今年公司的引才预算比2018年翻了好几倍。”陶伟介绍,公司还设立了专项人才引进经费,用于开拓引才渠道、高层次人才猎头费等。

  不仅经费多了,薪资设定上也更灵活了。“2010年以来,单位引进了7个由海归博士领军的科研团队,待遇上实行议薪制,薪水上不封顶,一人一薪。”曹鹏涛说,考核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更注重长期成果,给科学家试错的机会,不会因为短期没有产出就停止支持。据了解,很多央企都在探索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更加注重平台引人。“为了应对无锡芯片设计人才总量少、招聘难等问题,我们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成立3个分公司和5个研发中心,作为人才引进的‘桥头堡’,已见成效。”陶伟介绍,公司还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建立了“中科芯”研究生班,培养紧缺的相关专业研究生等。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