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间,有关抖音收购饿了么的消息重出江湖,对此,《最话》从接近抖音的人士处了解到,原发媒体“没有来采访,就直接就发了”,他们也疑问,“抖音辟谣过好几次了,但到底是谁在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呢?”同样,接近阿里的人士也告诉我们,消息源不在阿里,“阿里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在炒作此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市场上第一次有类似传言,早在2023年12月19 日下午就曾有消息称,抖音集团将以70亿美元价格收购饿了么。当时双方也是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 种种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资本游戏,而美团最有可能就是炒家线 抖音不大可能收购饿了么 去年11月16日晚,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了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在电话会上,他详细介绍了阿里的未来方向、重要优先级和实施路径:“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将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力,阿里面向未来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流量平台,抖音日活用户超过6亿人,本地生活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它当然不会错过。早在2020年,抖音就已经开始布局本地生活,抖音本地生活分为到店、到家,前者主要以团购优惠券为主,后者则是外卖。抖音本地生活覆盖的城市已超过370个,合作门店超过200万个,服务覆盖的场景包括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各个行业。 无论是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自梁汝波上任抖音CEO之后,表达出的战略意志,都反应出:抖音基本不可能下场去做重线下运营的生意了。 2023年,梁汝波对内部提的两大战略是聚焦和务实。《最话》去年也了解到,抖音外卖已放弃了当年1000亿的GMV目标。 而到家业务正是那种又重又难的生意。相比起到店消券的到店服务,到家服务则要复杂得多,外卖到家更考验平台的商户资源和履约能力,是个更长的链条和更大的成本,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庞大的配送团队,以保证配送的时效性。根据 2023 年5月美团发布的《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2年有超过 624 万名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而根据饿了么在2022年10月20日发布的《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饿了么有114万骑手。 配送团队管理极其复杂。事实上,虽然被称呼为“美团骑手”“饿了么骑手”,但其实骑手与美团、饿了么并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是属于外包关系。从 2021 年7月 16 日颁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来看,对骑手的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权益做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平台的利润,甚至是市场对平台的估值逻辑。 此后再没有抖音自建外卖配送团队的消息。直到2022 年8月19日下午,抖音和饿了么通过各自官方微信公号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双方称,“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支持本地生活服务业中小商家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城市生活即时需求。”依据合作,饿了么“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与抖音一起通过丰富的产品场景和技术能力,助力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外卖还是即时性需求更多,不只是配送能力的问题,还是场景有多大程度成立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配送能力就收购饿了么,为啥不自己直接招募骑手?70亿美元买个配送队伍,也太贵了吧。” 所以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既然两大当事人没有交易的念头,那么市场上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是针对美团而来。 因为对于美团来说,携巨大流量杀入本地生活赛道的抖音,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对手,当然,就竞争要素来说,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抖音的流量、用户使用时长优势,而线下以服务区为单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美团很高的竞争壁垒。 去年 11 月 29 日,美团发布了财报,在三季度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速为22.1%,低于上半年收入增速的33.4%,并宣布10亿美元回购计划,但消息公布后,美团在港股交易时段大跌12.18%,报收90.45港元。 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方向来看,外卖平台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这个曾被视为 O2O 的互联网业务正逐渐被市场视为公用事业,不再是高成长业务,估值逻辑大幅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团股价,毕竟即使配送队伍属于外包,但平台承担的责任也会比之前增加,并且趋势不会改变。如果有新进竞争者,还将会进一步拉低利润率。 数年前,我曾接触过一位做空者,当时正是以浑水调研公司为代表的做空机构在美股、港股“猎杀”有造假嫌疑的上市公司之时。浑水的模式起源于2010年6月28日,其创始人卡尔森召集了一批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在香港成立了“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他的模式是专门调查在资本市场里有造假嫌疑的公司,先融券卖空再发布调查报告,当被指控的公司股价下跌后,再买回股票还券,获得价差利润。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从港股数据来看,去年11月底是美团的空仓最高的时候,日成交量高达两千万股,那时候正是市场流出抖音将收购饿了么的传言之时。同样的情况是这次收购传言再起,最近一周美团的空头成交量也再次放大。 其实,美团的业务仍在高速增长,根据 2023年11月28日美团发布的 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美团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市场预期净利润29.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62.4%。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美团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均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8月到店业务交易额强劲增长并创下新高。 但这份净利润超市场预期,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的季报,并未获得市场的积极反应。 毕竟美团的业绩在增长,但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基数相对小但增速更高,1月10日抖音生活服务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数据。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治理负责人李楠表示,到2023年底,抖音生活服务的经营门店数量增长至450万家,达人规模增长33%,新开类目也增长了71%,抖音生活服务行业治理负责人蒋小丽表示,2023年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并实际到店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79%。 目前,美团主要有三大业务,外卖、点评和美团优选,现在点评上已经可以给外卖业务导流,但作为公司最大的流量池,在美团外卖上,没有美团优选的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