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峡山区肩负着保水护水的使命组建运行,成为山东省首个以生态命名的经济开发区。峡山作为潍坊主城区的生态版块,秉承“生态立区,产业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发展理念,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探索。 如今的峡山,水库环湖100余公里全部围网实现24小时监控;区内几个废旧矿坑,经生态修复成为群众休闲******的水中央公园,在这里连续举办了四届迎春灯会,一个路口之隔的国际微电影城项目接近完工;韩国LG集团山东运营中心等8个项目陆续落户中铁国骏智造谷;峡山生命科学产业园、绿色智谷、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阵地渐成规模……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生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教育为主导产业,以科技和金融支撑的“4+2”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起势。 建区前,峡山水库周边为四县交界地域,人多地少,相对贫穷落后,法律意识淡薄,非法肆意捕捞,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质得不到有效的生物净化。人水争地、人鱼争水、人水争鱼,经济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 2008年,峡山区的组建运行对水源地保护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水库周边区域被纳入一个行政区管辖,首次实现库内库外一体化管理。 “生态是峡山的立区之本、发展之基,也是优势所在、核心所在。必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华刚表示。 守住一汪碧水是峡山的初心和使命。为此,峡山制定了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措施,将水源地保护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峡山水库水政渔政监察大队、峡山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水库中队等4支队伍进行不间断常态化巡逻值守,非法捕捞、非法种植、排污、倾倒垃圾、洗涤物品、放牧等污染水体行为几近绝迹。 从2012年开始,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沿水库周边建设了100公里围网,实现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建设峡山水库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环库监控点100余处,实现了水源地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 与此同时,峡山区还从周边生态环境入手,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全域生态提升工程,全区共造林23万余亩,另一方面给生态保护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所有与生态保护相悖的污染企业一律关门停业,并在招商引资时拒绝了多家污染企业递来的橄榄枝。 关停区内最大税源的焦化企业,关停畜禽养殖场220家,关停污染企业290多家、小铸造企业84家……得益于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措施,峡山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峡山水库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随着引黄入峡配套工程、峡山水库增容工程先后竣工,2018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战略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枢纽,并于今年11月通过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验收。今年8月,峡山水库启动向青岛地区调水工作,总调水量为2500万立方米。 10月29日,在潍坊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内,由无糖组培姜苗生产的大姜经过测产,达到5000余斤。 “生姜种苗研发成功后,将改变生姜的传统种植方式,每亩可节省成本2000元以上,亩产收益大大提升。”神州姜窖生姜实验室负责人杨森介绍,神州姜窖与兴旺种业等尖端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生姜种苗研发、试验,成为国内首家将姜苗无糖组培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机构。 生态区发展经济,当需绿色动能驱动。在推动强区富民道路上,峡山构筑起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教育、生命健康与养老四大产业为主导,金融和科技为支撑的“4+2”生态产业体系,每个项目都围绕着这一体系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