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民国时期的大理“四大家”为何能在弹丸之地够缔造商业奇迹?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13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大理商帮多经营茶叶、山货、药材、面纱、棉布、猪鬃……商号遍及海内外,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在大理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商业奇迹,不得不提到“四大家”。“四大家”即严家、董家、杨家、尹家四大家族为首的商业纽带。

  大理地处西南边陲,而大理商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大理学院白族文化研究所张锡禄说过:“ 云南省整个近现代工业基础可以说是由白族商帮所奠定的。在昆明的纺纱厂、肥皂厂、电灯泡厂、电力、矿产、冶金,这些都是大理的人在那个地方做的。”

  永昌祥号是有白族严子珍创立的,在20世纪经历了严子珍、严燮成、严宝成、杨克成等主持,演变过程也极其复杂。

  该商号生意做至海外,在缅甸瓦城设立分好,直接处理进出口贸易。在香港、上海也设立分号,分管进出口贸易。

  滇缅公路开通后,在腊戌、仰光设立分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将生意重心迁往了印度。后来抗战胜利又恢复了缅甸等地的商号。共计有70余处设立分号,开办10个丝厂、员工3000余名。

  永昌祥商号生意形式多样,主要是做进出口贸易,将国内的茶叶、猪鬃……销往国外,运送洋纱、洋布回来国内销售。有“川销滇茶、缅销川丝”之说。除了进出口贸易,还有大量的外汇买卖生意,与中外银行有密切往来,合伙操控黄金市场。

  永昌祥严非常善于把握市场行情。严子珍的儿子严燮成曾告诫下属:“生意人本旨包络万象,贵在专营得利,则其精而就之,只要合乎时宜。”

  比起锡庆祥的经济势力,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董澄农三落三起的人生。1916年董澄农于合伙人创立德润生,因为管理不善,1925年倒闭。1926年创立了万兴祥,因为攀附官僚,1928年倒闭了,还因此入狱。第三次创业却还是倒闭,最穷的时候连烧火的柴火都买不起。

  1930年,董澄农的一个德国朋友介绍了旧砂矿中含钨最高,董澄农立刻前往当地苦心研究。将20吨个旧钨矿运往香港试销,获利丰厚。

  董澄农从不放弃,最终获得了生意的成功,在昆明开办大小工厂十余家,像重工业方向发展,一跃成为了云南的大资本家之一。

  锡庆祥商号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展了民族工业,可以说正是因为他这样不怕苦、不怕失败、越挫越勇的精神换来的成功。

  复春和商号由喜洲白族尹聘三创建于1925年,一开始经营茶叶、后来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和严家非常相似。

  毕竟,尹家与董家是有亲缘关系的。1937年,尹辅成的舅父董澄农资助了尹家10万元滇币。复春和成为了大理下关地区最大的商号。除了依靠亲缘,尹家用非常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商业资本。将商业资本转换成工业资本,在当地发展电力事业。这在当时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

  复春和与商帮同仁合资组建了喜洲的万花溪电站、投资下关玉龙电力公司。后来,万花溪电站的西门子电机曾有专门西门子公司前来购买,要作为他们的文物。当然这对于大理地区来说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对比起前面三大家,杨家是经常被忽略的一家。杨家没有严家的资本与董家那样跌宕起伏的故事。杨鸿春原本是一家小商人,入股了永昌祥。后来从永昌祥之中脱离出来独自经营。

  该商号的总部设立在昆明,先后在、下关、丽江、伤害、香港、加尔各答……设立商号分号。主要从事的是进出口贸易。与三大家不同,鸿兴源的壮大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机遇或是人生机遇。前期靠着最初入股了永昌祥赚取资金,后期靠着自己的诚信经营,成为了四大家之一。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