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扫福字么?穿在身上的那种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0-01-23

  实际上古代恐怕除了作弊用的衣服,不会有人把衣服写成这个样子。当然,作弊的古人会嫌弃他们的字太大,并且尽写一些如此浅白的东西,对考试一点帮助也没有。

  以我不怎么好用的记忆力来搜索,服饰上最常见的文字是“寿”字和“卍/卐”字(两个方向都可以),如果后者也被算作一个字的话。

  寿字有以文字出现的,但更多见的是以图像化的方式出现,它的变体很多,往往都尽量成为对称结构的。零散且循环地点缀在衣服上的不罕见,不过清宫旧藏服饰里还有将寿字与其他纹样穿插结合的,就更见巧思了。

  明神宗的定陵里就出土过一件女款的方领夹衣,非常简单粗暴地在左边来了一个“洪”、右边来了一个“福”,背后还有一个“齐天”,组成了“洪福齐天”。

  “织绣”听起来是一体,实际上对于纹样的表现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织”的图案(一般指的提花类织物)一旦被设计出来、在织机上完成“编程”以后,是可循环可复制可批量的,而“绣”的图案更具自由度和独立性,很依赖绣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它们的特性也导致,其实对于图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寿字多对称的原因也出自于此。

  所以尽管“洪福齐天”是皇后的陪葬品,看似可以不惜血本地做任何事,但依然在循环的“缠枝莲”上用“织”,而“洪福齐天”的补子用绣。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仿制或者说跟风吧,在工艺上就忽略了这些考量,在图案如何选择最佳表现的工艺上更是惨不忍睹。

  比如上面的图片中,清代荷包上的“福”需要被独立的突出的表达,用的是“绣”;而明代的经皮里“福”“寿”二字是被束缚在纹样骨架之中,循环重复,所以用的是“织”。

  可能是“母语羞涩”的缘故,朝鲜半岛的服饰上使用福字感觉常见一些(无统计学上的考察),而我们明朝的衣服还喜欢用梵文。德惠翁主就留下来许多写有这种吉祥文字的服饰,只可惜她的一生并不多福。

  “福”字除了出现在服饰上,扣子这样的辅料也可以安排上。明代就有“福”字纽扣,大概颜值没有别的高。所以一直没见着商家复刻。盘扣的年代里还有福字造型的,感觉挺复杂,但是也挺好看的。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最常见的就是蝙蝠,“福寿”的组合最常见的其实就是蝙蝠+“寿”字。蝙蝠弯曲细长,“寿”字对称多变,可以组合出许多好看又和谐的设计。

  除了蝙蝠,佛手(其实是佛手柑)也可谐音“福”字,“三多”纹里比较常见,三多的意思就是多福、多寿、多子,组合花样最为繁多。佛手柑可以和石榴、手套组成“三果三多”,这种意象比较还应用,用于纹样或室内陈列都很容易。

  瓜果类还有“瓜瓞绵绵”的寓意,意思就是子孙绵延不绝。而明代时春节前后的应景补子题材“葫芦”,也是寓意“福禄”,同时有这个意思。

  这种看似命题作文式的纹样设计,其实组成了我们现在意义上传统纹样中的大部分巧思,它们在流传过程中一定是受到了各种“考验”,流传至今成为了经典。

  虽然这些纹样肯定是扫不出福字来(建议某宝改进功能),但多看看说不定能扫出点美学修养呢!哦,后面半句是我瞎扯的,看多了也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完形崩溃”,但是大过年的,我得憋出点好话来。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