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时代来划分中国体坛,可以认为,本世纪到目前为止只有姚刘李时代和后姚刘李时代。直到下一个现象级全民体育偶像出现之前,后姚刘李时代都不会结束。 后姚刘李时代,中国体坛发生了很多或鲜明或潜在的变化。比如身边没有了讨论网球的人,探讨体育明星最关注的话题往往不是成绩而是花边。积极的变化也不是没有,电竞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各运动项目顶级的运动员越来越为人熟知……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体育必须是“可视”的,竞技的画面是观赏体育赛事的灵魂,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无论是广播、报纸还是图文新闻都无法取代体育直播号召力的原因。电视大屏曾是、如今仍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中国观众了解及观看体育赛事的最好渠道。 近期酷云互动联合氪体推出《体育赛事电视大屏风向标报告2019》(下文简称《报告》),依托CCTV5及5+直播关注度数据,带来全新答案。 在中国,哪个地区的观众最喜欢看体育赛事?东北三省称第二,便绝无“银”敢称第一。《报告》显示,在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华南等七个大区中,东北地区是体育赛事关注度No.1,东三省更在最爱体育赛事TOP3省份中独占两员,分别是黑龙江和辽宁。 而且基于观众收看体育赛事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地区体育成绩与体育赛事关注偏好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体育成绩越好,观众收看热情越高,盛产冬奥健将的东北地区与体育成绩傲人的华北地区在体育关注度上就显著高于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同时,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体育赛事关注度受到赛事安排影响明显。2019年虽是体育赛事小年,体育赛事观众日均观看也仅有52分钟,但在拥有“乒乓球亚洲”、“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的4-6月,观看时长就提升到最高日均58.6分钟;而在上演男篮世界杯的9月,日均观看时长更是达到了68.3分钟。 而从开机时间来看,体育赛事观众活跃性高且观看时间十分集中。11-15时及18-22时成为两大开机小高峰,这也与体育赛事安排不无关系。中午看海外赛事,晚上看国内赛事,深夜看五大联赛,已成为体育迷们雷打不动的生物钟。可以想见,当体育大年2020年拉开体育赛事大幕时,国内体育迷的热情定会被彻底点燃,日均观看时长也会被进一步拉长。 与此同时,体育赛事特有的全民性,也使电视大屏端赛事观众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即家庭人口数与体育赛事偏好成正比。家庭中有一人选择观看体育赛事,其他家庭成员也会默认观看、参与其中。也就是说,当奥运会、世界杯等赛事来临,狂欢气氛将从小家不断延伸至全民。 女性和体育赛事没关系?在男性的印象中,女性几乎从不看球,这是真的吗?据《报告》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女性体育观众占比从刚过四成,迅速增至49.2%,35岁以下年轻女性观众比例更是提升到59.1%。因而,女球迷能理直气壮地说一句,在看球这件事上,我们是认真的! 当然,从总体看,女球迷占比较男性而言依然较低,但上升空间巨大,值得期待。《报告》显示,男性体育观众占比达51.7%,远超智能电视整体用户男性50.6%的占比,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扛起体育赛事关注度大旗的还是男性。 而当我们抛开性别,整体去看赛事用户时,会发现体育赛事用户呈现高学历、高收入特征。《报告》显示,体育赛事观众年龄主要聚集在25-44岁之间,本科以上学历观众占比最高,从事金融保险、IT、能源化工行业观众分占行业排列TOP3。而管理者和企业主更是成为最爱观看体育赛事的职业排行No.1。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是什么?是号称国球的乒乓?还是点燃一代国人热血的排球?抑或让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答案都不是。 根据近5年数据,《报告》显示,足篮排三大球稳居国人最喜欢赛事前三名,而篮球在中国更是超越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位居第一宝座。被国人视为荣耀之光的“国球”乒乓,不敌明星级运动员不断涌现的游泳项目,位居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