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现在破净股太多,所以找起股票来,媒体也好,朋友们也好,就开始有的找破净蓝筹,有的找破净高成长,有的找破净率特别大的等等,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大数据的量化,无非是拍脑袋投资,盲人摸象而已。 大家下图,2005年以来,破净股的家数和比例,主要看比例(红线)。破净股占比,以昨天收盘价计算9.4%。而历史上,凡是破净股比例超过10%之后,往往后面是有行情。 但是细看几次比例过10%,2005年是4月29日,2008年10月14日,2018年的10月12日,2018年的12月19日。如果是老股民,都能记得,那些日子虽然说股价早就很低了,但未来的一段时间,真是低了还有低,有些股票往往几天就10%以上,所以大面积破净,是低了,但不是没有风险,反而是风险集中释放的时候。这也是显然的,都没风险的话,股价又怎么可能破净?所以破净期炒股,别倒在黎明前。 破净股截止今天上午有367家,进入平均涨幅0.15%,比上涨0.35%的涨幅稍小。由于367只股票太多,无就不所有的股票都贴出来了。只贴最近12月份的强弱对比的结果。 数据对比一看就很清楚,整体这367只股票,12月以来几天,并没有比市场有更好的表现,基本是随波逐流差不多的。当然这也很好理解,真要是表现很好,也不会破净了。 那么367只破净股,会随波逐流,但高成长的破净股是不是会好些呢?至少有多少倍机构资金关注呢?所以我又统计了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这就比较少了,正好20个,我列一下。 但是,显然即便高成长,目前的表现也没比市场强。同时这20个股票,我同时又拿博尔系统,量化了他们的机构行为。这点很明显,高成长的破净股,机构参与进去的明显比较多,市场3800多只股票有1500只有机构资金关注,而高成长的破净股里,这个比例超过50%。 而有机构行为积极参与,与没有机构行为积极参与的,表现很快会有巨大差别。这我就先提个醒,大家看看下面股票的对比,直接就清楚。 点是需要友情提醒的,即便不是破净股,也是一样的,量化不出「机构库存」,就说明此刻机构资金并不关心这个股票,那问题就大了。传说中,有种待遇叫边缘化。摊上就是越补越套,等死了。大家手头有没有这样的股票,自己上博尔系统去量化交易(此处是「博尔系统」的入口) 下面整理的是高正净率的股票,明显ST股好多,显然ST股是严重不受市场待见的,所以折净比例非常大。另外,高折净比例的股票,12月整体涨幅,目前是-0.17%,也落后于市场。不过黑马也容易从这些高折净比例的股票里出来。 这些股票,机构资金什么时候会积极起来,我就不一个个给大家列上了。机构库存到底有没有,应当自己去量化。手头股票,量化一下,意义更大,至少有没有机构在做,点这里进博尔系统去看,清楚了,心里踏实。没有机构的上涨,反弹也是空的。 下面是20个折净率最低的股票,拿博尔系统去统计,明显他们的表现,反而比折净比例最大的20家要好上不少,12月平均涨幅1.03%,超过市场涨幅一倍。这说明净资产,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也是个心理关口,触及破净这个敏感的关口,确实会刺激投资者重新审视这个股票。反倒是大幅破净的品种,投资者也麻木了,做多的积极性反而小。 当然,要是破净的同时,机构资金开始积极起来了,那这种绝地反击,力量就会非常的大。比如说,岭南民爆,每股净资产不到5块多,不到6元。11月调整的时候跌到5.55,自然是影响到“破净”的神经了。然后橙色的机构库存开始出现(量化「机构库存」,可以点击此处进入「博尔系统」后,直接量化),说明机构资金开始积极参与这个股票,最近三天长阳大涨。这就是临近破净时,逼出来的爆发力。上面那些接近净资产的破净股,谁要是机构库存持续不不断出现了,那短期爆发力一定也是陡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