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史铁生×陆帕×王学兵五小时的《酗酒者莫非》来厦门了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16

  许多人听到话剧《酗酒者莫非》时长五小时的时候,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Are you kidding?为什么我要花五小时的时间来看一部剧?But,《酗酒者莫非》就是有这样的自信,哪怕有着骇人的时长,还是能让观众们心甘情愿地来为之买单——

  这部实验戏剧改编自一部名字极为冗长拗口的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小说的作者是史铁生。

  对于史铁生一生唯一的戏剧构想《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拥有这部作品话剧改编权的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开山鼻祖林兆华,却限于技术条件一直无法将这部作品搬上舞台。直到遇到了波兰国宝级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

  著名作家史铁生被誉为“欧洲戏剧巨人”“波兰教父级导演”的克里斯蒂安·陆帕,早已通过他的《假面·玛丽莲》《伐木》《英雄广场》等剧目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经历过物理、美术、电影与戏剧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的他,与格洛托夫斯基、康托并称20世纪波兰戏剧的三大巨人。陆帕有个绝活:特别擅长制作长时间剧场作品,他的《马耳他》可以连演三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素描》都有七个小时的时长,相比之下《酗酒者莫非》的五个小时简直都不算什么了。恐怕也只有陆帕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挑战”观众们的膀胱和手机待机时间,谁让人家是大师呢?

  这位大导演在看了史铁生的《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之后相见恨晚,当即决定将其改编为话剧。此后陆帕通读了史铁生几乎所有的作品,并详细了解了他的生平,甚至亲自到地坛等地方寻访史铁生曾经留下的车辙,终于在2017年,以《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为蓝本、辅之以史铁生的个人经历以及《合欢树》《我与地坛》《宿命》等作品内容的话剧《酗酒者莫非》诞生,这也是陆帕第一次指导中国作品。

  我们在读书时代都曾经在课本上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略微窥见过这位残疾作家的内心世界。这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坐家”,21岁时即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其创作于1980年代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此外还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等。史铁生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病痛伴随了他的大半辈子。当这一切最后因脑溢血而终结的时候,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59岁。

  史铁生的肉身走了,但他的思想不灭,在剧场舞台上得到了延续。2019年,第二届华语戏剧奖,演员王学兵凭借在《酗酒者莫非》中对“莫非”一角的出色演绎斩获最佳男主角奖。

  《酗酒者莫非》80%的台词量都在主角莫非身上,类似“独角戏”的演绎是这部戏的重点之一,从电视荧屏转战话剧舞台的王学兵,在整场演出里都用一种无招胜有招的的出神演技带着观众体验时空交错的梦境,在剧中,他饰演的莫非在醉酒状态下穿越过去、现在、未来,叩问生命的意义。饰演这样一个人物的难度显然非同小可,但王学兵极为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形象。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