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在时尚圈“头项”奋斗十年的人(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09

  有时张明虎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用了,就会看书。他很少看与发型有关的书,他看摄影书、看画册,吸收各种不同的画面与氛围。最近他就在看欧洲18、19世纪的作品,他认为这是日常储备。

  当为设计师品牌设计发型时,张明虎会放大由审美衍生而来的视觉效果上的发挥。而为商业品牌设计发型时,张明虎会把夸张的表达往回收一收,依据品牌原本的体系对尺度进行控制。

  “这时候,所有的才华都要变成经验。”周翔宇认为,发型师对尺度的控制能力与他的经验积累息息相关。

  周翔宇是在2016年和海澜之家合作拍广告时认识了张明虎。那一次拍摄有很好的模特,一切进展顺利,于是他们又留下模特继续为《T》拍了大片,连续在一起工作了两、三天。

  周翔宇发现张明虎在创造发型时会“做得很过”,一开始可能会尝试很多最终不会采用的东西,“我很欣赏这样,因为如果你在创作时做得‘过’了,还能够往回拉。但如果你做得不够,那就是不够好。”

  但时尚行业里到底有多少发型师做到这个程度,很难估算。甚至,发型师的总体数量也很难计算。商务部在2016年对全国美容美发从业者做过统计,测算出从业人员约有140.9万人。总体来说,这依然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但合作依赖于信任,每一次工作都是发型师认识稳定合作者的机会。

  周翔宇在与许多发型师共事过之后,从2016年开始和张明虎结成长期合作。不管是杂志拍摄、商业广告还是个人品牌的大片和时装秀,周翔宇几乎都会邀请张明虎做发型。

  那天《ELLE》美容大片的拍摄,张明虎同样“过了”。原本大家计划傍晚完成收工,可完工的时间越拖越晚。有一次张明虎已经为模特设计好被黑色面纱罩住的发型,摄影师已经拍摄了几个来回,他又用发夹改变面纱的形状,改造了这个发型。用吹风机吹过几轮后,张明虎决定彻底舍弃面纱,把模特的短发用梳子从侧面卷起。

  做发型需要大量工具,每次拍摄张明虎都会带上两个31寸的大箱子,以及一个容量相当于大箱子的包,里面装满了型号不同、大小不一的吹风机、梳子、发夹、电卷棒和假发。工具太多,张明虎的徒弟李佳溯花了3个月才全部用熟。

  有些工作还需要张明虎在工具准备上花更多的功夫。MO&Co.最近的15周年大秀上,张明虎提前两个月便与造型师沟通发型的方向,但一个月后方案改变,品牌方希望完全换一个路线。

  于是张明虎订了6万元左右的假发套和假发片,当天又带了一箱共上百支染膏,现场为模特接头发、剪假发、染颜色。

  因为当张明虎为杂志或为品牌拍片时,他一个人加两三位助理便能把握全局,前期的准备时间也很足够,工作时相对从容。但做秀不同,他需要带领一个多人团队为十几位或者几十位模特做造型,事先要对所有模特进行了解,除了要考虑团队内发型师的整体实力,也要注意设计师对发型的诉求与造型师对视觉的把控。

  即便如此,正式走秀时张明虎依旧会很紧张。时装秀上模特都会换几次衣服,很多穿衣工是60岁左右的阿姨,她们在为模特换衣服时不会注意保护发型,“头发经常会弄得很乱,但我们又要保证头发的形状和质感,所以三、四个发型师就会在旁边待命,拿着梳子、发胶、卷棒、夹子,随时冲上去调整头发。”

  陈序之和张明虎合作了两次大秀,他说自己见到了张明虎做发型时experimental(实验性)的一面。“我以前合作的一些发型师,在工作时是一气呵成的,但看John做发型时我发现他在来回地尝试,能感受到他的思考过程。”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