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竞争激烈的当下,南京能屡屡 “出圈”,背后的关键在于一个“融” 字。这不仅仅是文商旅体等资源的整合,更是一种发力于供给侧的模式创新,其融出的一些新场景、衍生的一些新业态,更好满足了人们的新需求、新期待。 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和商业资源,这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夫子庙、中山陵、南京博物院等众多景点和文博场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京新街口商圈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全球店王”南京德基广场等商业地标更是引领消费潮流。如何让这些优势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南京巧妙地将它们融合起来,打开一片新的发展天地。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让南京的历史文化 “活” 了起来。以往,游客参观景点和文博场馆,大多是走马观花,难以真正领略其中的魅力。现在,南京通过打造各种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在熙南里街区,首届茶文化游园会营造出古朴的氛围,游客能在其中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韵味;夫子庙大成殿的春日雅集,将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巡游、互动、吟诗、歌舞等古风表演,更是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这些融合创新之举,把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可体验的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行经历。 文化旅游与商业的融合,为南京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新街口商圈引入各类品牌首店,带来全球时尚潮流的同时,也注重融入南京本土文化元素。德基广场等商业场所不再仅仅是购物的地方,还成为了文化展示和体验的空间。商场内的艺术展览、主题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商业借助文化旅游的热度,实现了客流量的增长;文化旅游则通过商业的植入,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这种相互渗透、彼此赋能的融合模式,不仅促进了消费,还带旺了人气,延长了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南京的“融”还体现在各部门服务的优化上。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南京在旅游咨询、交通出行、停车服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多语言服务的旅游咨询中心,方便了国内外游客获取信息;地铁站的景区直通车,让游客能轻松抵达各个景点;智慧停车系统的全覆盖,解决了游客停车的难题。这些具体入微的服务举措,与文化旅游商业紧密融合,共同构建起一个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南京“融”的成效可见一斑。三天假期,全市共迎客58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4亿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5.3%和1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地游客占比达到67.5%。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被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所吸引,进而奔赴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也进一步提升了南京城市的影响力和发展活力。 南京的“融”也给人启示,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不能仅仅依赖于原有的资源禀赋,而要善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的界限,将文化、旅游、商业、体育等各种资源有机融合起来。通过不断挖掘其潜在价值,创造新的应用场景,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双赢。 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晚曝光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作为投资规模达24.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四年累计亏损达10.8亿元,直至现在濒临破产。 小米YU7闲鱼转单量是SU7三倍以上#近50万人次在闲鱼搜索小米YU7 #小米YU7闲鱼转单量是SU7三倍以上 “小米首款SUV,为什么不做目前最热门的6座版本?”这个问题,不少朋友都问过我,今天集中为大家回答。#和雷军一起聊车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权威专业的孕产服务、体验高端先进的诊疗设备,这样的就诊体验马上就能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实现了!经过9个月的试运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简称“滨海院区”)已做好充分准备,7月2日将全面开诊。 别以为都是夸张,当下的中东乱局,我们不得不说,就在10天时间里,曾经能人辈出的伊朗,至少被美国骗了三次。 6月28日,榕江县再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当地已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据榕江官方消息,截至28日18时,贵州省榕江县已紧急组织撤离转移群众共计11992户41574人,其中县城区紧急撤离转移群众11121户39062人,其他乡镇紧急撤离转移群众871户2512人。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表示,美国参议院关于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最新草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美国造成巨大的战略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