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关于铁面歌女主题曲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3-20

  4.新兴公司新生产了5台设备,准备装在一辆载重为5吨的卡车上,每台设备最轻的有900千克,最重的不超过1020千克,如果把这5台设备装到这辆卡车上,卡车超载了吗?

  5.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了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白地砖。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6.学校买来一些书,借给三年级12个班后还剩240本。剩下的书再添多少本就可以再借给这12个班,使每班再得到25本?

  7.李老师带19名学生一起参观博物馆,成人票每张48元,儿童票每张24元,10人及10人以上可享受团体票每张25元。参观博物馆买门票最少需要多少元?

  8.小明看一本198页的课外书,从第1页开始看,已经看了11天,每天看15页。第12天从多少页看起?

  9.红星小学三(1)班同学分成8组做纸花,每组4人。每组做12束,每束2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纸花?

  10.今年妈妈和小芳的年龄相差27岁。两年前妈妈的岁数是小芳的4倍。今年妈妈和小芳各多少岁?

  【错因分析】有学生填“米”这一单位。学习了千米的认识,我们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但是有的学生看到前面的1262这一数字觉得比较大所以后面会用“米”作为单位。但是京沪高速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速公路,因此知道1262米显然不可能,1262千米才符合实际情况。判断填写哪个长度单位时,不能只靠单位前面数字的大小来决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思路点拨】认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看清括号前面数字具体是多少,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长度。虽然单位前的数字较大,但依然选择“千米”作为单位。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准确认知,因为生活经验积累不足,在生活中缺乏接触较大长度单位的机会,而建立千米长度观念的教学过程通常仅依靠间接的感知,认识过程较抽象。

  【思路点拨】平时要通过便于操作的活动,初步建立长度观念。比如,到操场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然后亲自走五个来回,感受1千米有多长;联系操场上100米跑道的长度,具体感知10个100米就是1千米;结合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度,说说大约几圈是1千米;还可以到生活中选定一段距离实地走一走,找找感觉,丰富感知。以后再做类似的题就有概念了,正确答案如下:

  【错因分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认为棉花是软软的轻轻的,而铁是硬硬的重重的,从而认为等体积的棉花和铁相比,棉花轻,铁重。因此有学生选B。

  【思路点拨】这道题已经说明是“1吨”棉花和“1吨”铁相比较,所以棉花和铁的质量是相等的,因此正确答案选C。

  【易错题4】新兴公司新生产了5台设备,准备装在一辆载重为5吨的卡车上,每台设备最轻的有900千克,最重的不超过1020千克,如果把这5台设备装到这辆卡车上,卡车超载了吗?

  【错因分析】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经过比较发现卡车上装的设备的总质量可能会比5000千克多,即超载,也可能会比5000千克少,即不超载,因此觉得这道题无法确定是否超载。忽视了900千克与1020千克之间奇妙的关系,导致错误发生。

  【思路点拨】先把卡车载质量5吨进行单位换算,5吨=5000千克,本题可以假设出最有可能超载的情况,即只有一台设备是900千克,其他4台都是1020千克。那么此时5台设备的质量为4980千克,4980千克<5000千克,所以,设备最重也不超过5吨,因此,卡车不会超载。

  【易错题5】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了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白地砖。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错因分析】没有仔细读题就匆匆动笔,误以为四角和中央共铺了9块花地砖,用169-9=160(块)认为就是铺的白地砖块数,其实题目中是说四角和中央各铺了9块花地砖。

  【思路点拨】认真读题看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地砖的总块数-花地砖的块数=白地砖的块数,分析题意确定先算铺了多少块花地砖:9×5=45(块),再算铺了多少块白地砖:169-45=124(块)。

  【易错题6】学校买来一些书,借给三年级12个班后还剩240本。剩下的书再添多少本就可以再借给这12个班,使每班再得到25本?

  【思路点拨】从问题想起,求再添多少本,则有数量关系式:添的本数=分给12个班的本数-剩的本数,先算分给12个班的本数12×25=300(本),再用300-240=60(本),即再添60本就可以了。

  【易错题7】李老师带19名学生一起参观博物馆,成人票每张48元,儿童票每张24元,10人及10人以上可享受团体票每张25元。参观博物馆买门票最少需要多少元?

  【错因分析】学生对“10人及10人以上可享受团体票每张25元”理解有误,以为团体票就要所有人一起买。如果分开买,19名儿童需要25×19=475(元),475+48=523(元);如果合起来买团体票,总人数是20,则买团体票需要25×20=500(元),500<523,所以合起来买划算,要花500元。

  【思路点拨】本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因为儿童票比团体票更加便宜,而且参观的主要是学生,买团体票只对老师来说便宜,所以一共20人只需要10人买团体票,10人买儿童票。这时买门票要花25×10+24×10=490(元),比所有人都买团体票便宜。

  【易错题8】小明看一本198页的课外书,从第1页开始看,已经看了11天,每天看15页。第12天从多少页看起?

  【错因分析】有学生题目没读完就开始做,自以为是求还剩多少页没看。先求出看了15×11=165(页),再用198-165=33(页)。

  【思路点拨】做题看清问题是前提,这题是要求第12天从多少页看起。先求出前11天看了15×11=165(页),那么第12天要从下一页看起,也就是从165+1=166(页)。

  【易错题9】红星小学三(1)班同学分成8组做纸花,每组4人。每组做12束,每束2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纸花?

  【错因分析】这道题信息量大,给的条件数量多,学生分析的数量关系不清晰,因而解答起来有困难,造成错误。

  【思路点拨】认真读题,再分析思考数量关系,平均每人做的朵数=每组一共做的朵数÷每个组的人数。首先算出每组做纸花24×12=288(朵),然后再用每组做的纸花的朵数除以每组人数即求出平均每人做多少朵纸花?算式为288÷4=72(朵)。答:平均每人做72朵纸花。

  【易错题10】今年妈妈和小芳的年龄相差27岁。两年前妈妈的岁数是小芳的4倍。今年妈妈和小芳各多少岁?

  【错因分析】这道题学生知道是差倍问题,而且也借助画图辅助理解,但是忽视了最后是求今年妈妈和小芳各多少岁?

  用27÷(4-1)=9(岁),再用9×4=36(岁)以为就是今年小芳和妈妈各多少岁。其实这算出来的是两年前的岁数,是错误的。

  【思路点拨】根据两人的年龄差不会变,今年妈妈和小芳的年龄相差27岁,得出两年前妈妈和小芳的年龄差也是27岁。再结合两年前妈妈的岁数是小芳的4倍这个条件算出两年前小芳的年龄:27÷(4-1)=9(岁),妈妈的年龄:9×4=36(岁)或9+27=36(岁)。再算出今年小芳的年龄是9+2=11(岁),妈妈的年龄是36+2=38(岁)。

  2.胡明家有38棵银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4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2千克。今年预计一共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4.李军每天上学要走13分钟,每分钟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从家去学校,走到一半时,发现忘带作业了,又回家去拿,再去学校。这天早上他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5.用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相乘?要使乘积最小,应该是哪两个数相乘?

  6.小静的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她现在想在计算器上计算6168÷24和146×33,该怎么办呢?

  7.张宁和王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

  8.有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减少6米,面积就减少240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00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10.王大爷家有一个边长是30米的正方形鱼塘。王大爷计划在鱼塘的四周修一条宽2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易错题1】买2块橡皮需要3元,买3支圆珠笔需要14元。买10块橡皮和21支圆珠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错因分析】同学们想先算出橡皮和圆珠笔的单价,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算出总价,可是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计算出来。

  【思路点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相关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式,两种商品的单价不变,数量是原来的几倍,总价也就是原来的几倍,由此可以算出买10块橡皮的总价和21支圆珠笔的总价,最后把两部分总价相加。

  【易错题2】胡明家有38棵银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4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2千克。今年预计一共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思路点拨】根据“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4千克”和“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2千克”,可以求出今年预计每棵收获银杏的千克数;再根据胡明家有38棵银杏树,可以求出今年预计一共能收获银杏的千克数。

  【错因分析】这道题目中,第一个数的末尾有10个0,第二个数的末尾有10个0,10+10=20,学生会判断积的末尾有20个0。

  【思路点拨】通过两个乘数末尾的0,我们能判断积的末尾有20个0,这里的5×2=10,也会得到一个0,所以一共有21个0。

  【易错题4】李军每天上学要走13分钟,每分钟走50米。一天早上,他从家去学校,走到一半时,发现忘带作业了,又回家去拿,再去学校。这天早上他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错因分析】这道题目中,学生会将李军走的总路程判断为“家到学校的路程”加上“家到学校路程的一半”,忽视了回家拿作业时所走的路程。

  【思路点拨】可以画出李军行走路线的图示,发现其实李军走的总路程为“家到学校的路程”的2倍,即13×50×2=1300(米)。

  【易错题5】用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相乘?要使乘积最小,应该是哪两个数相乘?

  【错因分析】想要乘积最大或者最小,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判断两个乘数的最高位应该是6和5或者2和3,但是哪个数在三位数的首位,哪个数在两位数的首位,以及剩下的数的顺序如何摆放,是学生比较困难的地方。

  【思路点拨】根据乘法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乘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越大,其值就越大。因此,思考过程如下:

  先不看最末位“ 2” ,就变成 3 、 4 、 5 、 6 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高位应分别是“ 6” 或“ 5” ,那么组成的两个两位数为“ 64,53” 或“ 63,54” ;

  根据两个数之间越接近乘积越大的规律, 64-53=11,63-54=9 ,可知要使乘积最大应选择“ 63,54” 这一组;

  最后看最末位“ 2” ,跟在“ 63” 后面,就是 632×54=34128 ,最末位“ 2” 跟在“ 54” 后面,就是 542×63=34146, 因为 34146 > 34128 ,所以,使乘积最大应该是: 542×63=34146 。要想使乘积最小,思路正好与乘积最大的相反,使乘积最小应该是: 24×356=8544 。

  【易错题6】小静的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她现在想在计算器上计算6168÷24和146×33,该怎么办呢?

  【思路点拨】数字键4坏了,6168÷24,数字4无法在计算器上输出,要想办法避免输出4。6168÷24=6168÷8÷3。146×33,146有“4”,无法输出,可以把146个33转化成136个33加10个33,也就是转化成136×33+10×33。也可以把146×33转化成73×2×33来计算。

  【易错题7】张宁和王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

  王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总张数不变,但是张宁有8张是王星给的,所以要还给王星。

  【易错题8】有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减少6米,面积就减少240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00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错因分析】部分同学认为只增加了两个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其实还增加了一个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

  【易错题10】王大爷家有一个边长是30米的正方形鱼塘。王大爷计划在鱼塘的四周修一条宽2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错因分析】题目中问这条小路的占地面积,可能会有学生看到2米宽的小路,直接用(30+2)×(30+2)=1024(平方米);也有学生忽视了“四周”这个信息,用30×2×4=240(平方米),遗漏了四个角上多出的面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