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水土保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以及碳汇等,但近年来因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的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诸多过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其碳固定功能。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槐研究员与合作者综述了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指出草地可持续管理、生态工程和绿色技术发展,将抑制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维持青藏高原的碳汇功能。 中车海西州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开工仪式23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标志着柴达木盆地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正式开建,建成投产后将成为青海省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风光储装备产业集群基地。 近日,西藏启动“2022年西藏自治区水产科普日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西藏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助力做好西藏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和水生态安全,推动高原渔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加木村的中广核阿里雪域高原“零碳”光储热电示范项目复工。施工现场,工人们戴着口罩,有序开展测量放线、场地平整、灌注桩试桩等工作,全力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建设中。 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19日消息,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近日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与指导下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9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水环境遥感团队近期在湖泊水温大范围动态监测与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融合遥感与数值模拟技术,重建出青藏高原160个湖泊1978-2017年逐日水温数据。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他们将遥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成功重建了青藏高原160个湖泊1978年—2017年的水温变化数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连日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人民银行林芝市中支组织银联西藏分公司、建行林芝分行,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银联云闪付APP、建行生活APP等线上支付渠道,承接林芝市惠民促消费五大行动线上发券和... 随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有序复工复产,近日,昌都市新能源11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预计11月10日竣工。工程投运将有力缓解该市今冬明春供电压力。 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式启动。在中国科技馆区的活动现场,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科普展吸引不少人驻足。 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系统是国内首个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平台,它实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灾害风险区域等级预报向精细化险情预报的关键突破。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