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韦小宝发的银票不能兑现?!(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0-01-25

  繁杂的花样和专业的刻板印刷技术,让银票上的花纹呈现复杂的变化模式,同时处处留有暗号、关窍,连亲自刻板的师傅都未必能刻出一模一样的,更遑论其他人复制?这一套防伪功能的安全性也得到了现代技术的证实,无论是软件仿制还是高清扫描复印都难以完成一模一样的作品,可见古代全手工造假的难度之高。

  “印章狂魔”乾隆刻有1000多个印章,看到书画作品就忍不住敲上自己的印记,《快雪晴时帖》《人骑图》上都盖了好多印章。钱庄也爱用这一招,区别在于乾隆盖章是为了表达喜爱之情,而钱庄盖章是为了防伪。这种盖章防伪的方法叫加“栅栏”。一般钱庄会请专门的雕刻师傅刻许多不同的印章,如人名章、吉语章、日期章、骑缝章、押款章、落地章、防伪章、抬头章等等。这些印章有大有小,形状、内容、字体各异,使用的印泥颜色也不一样。

  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比特币,其特点是使用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去中心化。古代钱庄也应用了区块链技术共享账本的做法来进行票据的防伪,只是媒介不是计算机、互联网,而是书信。

  比如有名的山西票号日升昌,全国各地的分号每月一般需要向总号上报3封书信,同时与自己平级分号也要发信3封。书信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发信情况统计、复报、正报、附报等,主要向其他票号通报本号这个月的经营情况,如金银的兑付、票据的签发等。信件正本发出前,还要抄录副本存档,以便每年一次对账时向总号核对账目和信息。

  这些信件,不只是形成一个公共账本,就连我们TCP/IP技术中常用的“三次握手”也应用得极为广泛。书信发出统计中,每次都要列明这是某月某日由某人寄出的第X次信,收信人可以根据信件上的编号与上次核对,核查中间是否有缺漏。复报的信件会再次写明最近一次通信的情况和内容,避免因为信件遗失造成的数据丢失。

  周亚老师在《山西票号书信发微》中引用过一封《腊月初一日三盛永标局随标带去第九十七次信》,相关的内容就写得很仔细:

  于上月廿三日由提塘带去第九十六次信,内统去济寄洋一信,王,王韫山一信,及报一切,谅早收阅矣。

  于上月廿五日收到电信一封,内情已悉。廿七日收到第弍十七次信,随统来许绍鹤一百两,收条一纸,平、洋寄济二信,京报五本,并叙各情均悉,勿念。

  兹报:济现收会去京,见票三、五天,无利交汤仁甫足纹银一百两,与伊立去会票一张,无砝,其平照库平比咱合砝每百两大一两八钱兑……

  附报:洋会来济见票三五天交英浸礼先生周行宝银二千二百零九两九钱四分,报知。兹随信着三盛永标局邹福奎、冯昭祥往京护送现标五箱,计大宝一百九十六定,尾银一包,共合本平足银一万两正……

  钱庄通过每月的信函,告知相关的总号、分号当月银票的开据收兑情况,有些钱庄还会详细告知交银对象、随统官家等业务。如果取款人在钱庄信息交互后拿金额错误或是未经告知的银票去兑换,钱庄马上就能发现异常。

  说了这么多,这些都是钱庄为了防伪所做的工作。如果韦小宝拿着自己的银票去钱庄兑换,大概就像如今你拿手绘人民币交易一样,立马就得进衙门。即使韦小宝发的是真银票,他也可能兑换不到真金白银。

  因为钱庄兑付银票时除了验真之外,还会写上汇款人、汇款金额、汇到地、所汇银两金额、兑取时间、经手人姓名等信息并加盖印章。钱庄如果看到持票人非本人,或是看上去鬼鬼祟祟不对劲,通常会借口银两不够留住客人,打听出姓名、住址等信息后派伙计去证实,确认持票人可靠才会付款。有些钱庄在签发银票时还会给存款人发一个竹排作为凭证。竹排是一对刻上复杂花纹的竹片,存款人和钱庄各一个,使用时像虎符一样,两者完全拼合,加上持有对应的银票才能证明身份,兑换金银,否则钱庄也是报官没商量。

  所以除去韦小宝送假银票的情况,随手一掏就送出的银票一般收款人名字不对或是没有一并送出存款凭证,我们拿去兑换大概率是要跳票的。钱庄的风控工作做得极为细致,据记载,山西票号日升昌依靠这些防伪手段还没有出现过一起错误兑付的情况。所以,清朝时期,人们收到银票后可都会细细查验的,并不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