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民国时期的大理“四大家”为何能在弹丸之地够缔造商业奇迹?(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13

  但是在这成功背后却又有这相同的共性。抛开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地缘优势不说,究竟是什么让大理商帮迅速崛起和发展呢?

  严子珍早年过得是非常艰苦的,在生父去世后曾经在喜洲县城中买水补贴家用。后来随母嫁入严家,生计没了问题也一直帮助家里去集市卖香烟等物。成年后,靠着母亲借来的10两银子搞短途贩卖,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每贩必赚。有经营才能,又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马上严子珍积累了第一桶金。才得到继父的垂青,将永兴祥交给他打理。

  董澄农同样在创业初期非常艰苦,但一直诚信经营。三次生意倒闭最困难的时候买不起柴火,将八仙桌、春凳劈成柴薪,解断炊之急,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依旧不欠款、不拖账。

  严子珍、杨鸿春与董澄农都是合资经营,合资经营对于一开始资金并不雄厚的人家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经营策略。

  到了后期,“四大家”之间的亲缘关系密切。例如:严宝成父与杨润馨是兄妹,尹辅成是董澄农的外甥,严宝成和尹卓严是儿女亲家。

  “四大家”在各地设分号、庄号,各个分号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非常便于及时窥测市场需求,勤于把握商业行情,适时选择侵吞大量商品。

  永昌祥创始人严子珍曾经留下了许多关于买卖的金句:“莫买当头涨,莫卖当头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四大家”正是凭借这样灵活的激动经营策略,避免了商品的挤压,周转了资金的同时能够赚取商品差额利润。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都是使用相应的策略。所以才会有“滇茶销川,川丝销缅”的经营策略。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半个中国论与日寇铁蹄之下,大部分商家破产倒闭,只有喜洲商帮“审时度势”扩大经营。“四大家”的崛起关键在于当时的战争物资极度匮乏、货币贬值。

  当时以龙云为首的官僚财团,例如:卢汉、卢崇仁等都以入股名义在永昌祥、锡庆祥拥有了数千两黄金的股份。

  封建的商品经济和经营模式是封闭的,但是官僚资本以及吸收资本主义的势力让他变得复杂。例如董澄农经营的云南钨锑公司,最终成为了云南地方官僚财团合股组成。

  “四大家”虽然创立过了短暂的辉煌,但最终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产物。在一个不健全的土地上滋养出的果实。最终因为本身带着的烙印,没有继续走向辉煌,而是走向了衰败。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