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危机管理,克兰普-卡伦鲍尔建议将联邦安全委员会发展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协调外交、军事、商业和贸易、内部安全与发展合作,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国际危机管理。除此之外,克兰普-卡伦鲍尔还考虑简化和加快关于联邦国防军军事行动的议会意见的制定过程,提高决策过程的效率,最终服务于改善德国安全政策的“行动力”(Ability to Act)。笔者认为,克兰普-卡伦鲍尔的这两点措施建议不仅是一次新尝试,更是一次冒险,出于法律、程序和联邦层面的协调,在实施过程中势必遭遇各种阻力。 其次,呼吁共同承担欧洲安全责任,积极发挥在欧洲安全问题中的构建力量。欧洲国家从欧洲整体的安全与稳定中共同受益,因此也必须共同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加强欧洲国防合作方面,只有“德法双马车”在《亚琛条约》的精神下服务于欧洲的共同事业,才能维护欧洲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所构建的体系,而不是任由其他体系构建未来世界,使欧洲不得不成为追随者。笔者认为,虽然克兰普-卡伦鲍尔强调德法应为建立一个“有行动力的”欧洲共同努力,但是从“德国希望为欧盟的共同安全和防御政策提供战略指南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克兰普-卡伦鲍尔希望在“德法双马车”的模式中,由德国发挥主导作用。 虽然英国脱欧前路未明,克兰普-卡伦鲍尔建议延用“E3模式”(该模式是在伊朗问题中诞生的、由英法德三大欧洲领导力量共同应对安全问题的合作模式),无论英国退欧与否,都将是欧洲安全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克兰普-卡伦鲍尔强调,E3模式将成为北约与欧盟间又一强力纽带,北约仍然是欧洲安全的基础,加强欧洲行动力意味着北约内部欧洲力量的加强。笔者认为,此前一直存在“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御体系的建立是否是为了取代北约?”的争论,从克兰普-卡伦鲍尔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她并不希望欧盟“自治”,或与北约“划界”,而希望将安全与国防的重点放在与北约的合作上,即便将来英国脱欧,德国也会成为积极将英国留在共同安全与防御体系中的力量。 第三,正视利用各种军事手段的意愿。以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行动为例,克兰普-卡伦鲍尔指出,虽然德国不得已付出惨痛代价,但是与盟友的共同参与始终是长期联盟团结的一部分,但她也强调,团结意味着德国不是在走一条“单行道”,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拥有与盟友一起利用军事手段的意愿。为此,克兰普-卡伦鲍尔提出“必须增加国防预算”。虽然她一再强调“这不是出于美国******的要求,而是符合德国自己的安全利益”,但笔者认为,从克兰普-卡伦鲍尔公布的增加国防预算的计划来看,这或是德国为了将美国留在北约内、维护北约体系的选择。 无论是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简化联邦议会程序、增加军费指出,还是构建更加务实的欧洲安全结构,克兰普-卡伦鲍尔意在改善德国安全和国防政策的“行动力”,实现德国有意识地代表其战略利益并且与盟国一起进行军事干预的目标。但是,对于克兰普-卡伦鲍尔的“强国方案”能否实现,笔者持怀疑态度。 首先,得不到德国民众的普遍支持。克兰普-卡伦鲍尔在提出调整德国安全与国防政策的构想时就承认,“其中有一些措施并不受德国民众欢迎”。大多数德国民众反对增加德国国防开支,从2018年德国新闻社委托英国社会舆论研究所(YouGov)所做民调结果可以看出,仅15%的人赞成到2024年军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1.5%的承诺,反对人数高达到60%。 其次,无法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达成跨党派共识。从克兰普-卡伦鲍尔就叙利亚北部安全区提出倡议时,就被批评方式过于“突进”,遭到社民党的强烈反弹。这次的主题演讲延续了“突进”风格,很可能影响联邦政党间、政府各部间的关系,导致德国安全与国防政策进一步呈现政党政治分化。这不利于带来更具战略性的、可持续性的德国安全政策,反而可能使德国的盟友感到困惑,不利于德国可持续性外交与安全合作关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