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中国外交为什么“结伴不结盟”?(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18

  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国际交往原则,既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对新中国外交传统和实践的总结与继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逐步认识到不结盟的重要性。195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不结盟的决心。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首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此,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渐次铺展。

  “结伴不结盟”是中国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国与国交往新路径,以维护和平与发展为目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标,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为中国的伙伴关系战略指明方向,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进入新阶段。

  2019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后,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结伴不结盟”政策,构建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是中国实现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事实上,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功不可没。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贸易国、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我国贸易伙伴数量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2018年的230多个……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的一席话道明了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就阐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永远不称霸。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是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模式。

  当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愈益展现出大国担当,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贡献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领头羊”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显现;尤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组织和合作平台方面,中国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对中国的种种非议甚至歪曲、诬陷时有出现,“中国威胁论”也被一些人挂在嘴边,中国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受到了质疑。

  “结盟可以理解为签署‘婚约’,规定各方义务。中国主张建立的伙伴关系,强调事务合作,即在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展开合作。‘结伴不结盟’可以理解为中国在原则上与西方不一样,中国不主张单边主义和一家独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具体的组织里面,实力决定地位。中国在主观上不追求独大,而是强调合作。但在具体组织里,实际的分量决定了中国的作用比较突出。

  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任务。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放包容、强调共赢共享。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