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陆华担心的事情是,虽然当地民众已意识到了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她举例说,就在23日当晚,她的意大利朋友们仍旧像往常的周末一样出去聚餐、蹦迪,一切照旧。 除了企业会担心利润受损,工会也可能会对停工和在家办公提出反对。陆华说,意大利政府目前只是“建议”企业停工或者让员工在家办公,但是企业有权不遵守。而在意大利,工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旦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失,则会向政府提出抗议,而这往往都会奏效。 虽然政府在追踪所有的密切接触者,但是疫情在意大利的传播路径并没有完全清晰。意大利政府至今仍没有搞清谁是“零号病人”,也不知道伦巴第和威尼托两大疫区之间有何联系。 本周前,德国曾确诊的16例病例中,包括14名巴伐利亚州伟博思通(Webasto)公司员工及家属,以及2名武汉撤回侨民。这些人的病源均十分明确,也未发生大面积的人传人现象,除尚有1人住院外,其余15人已全部出院。 但本周新增的10例,要么源自意大利,要么暂时来源不明。截至发稿时,均未有明确证据显示与欧盟外地区输入存在直接关系。 德国卫生部长斯潘(Jens Spahn)26日在柏林表示,德国目前“正处于冠状病毒流行初期”,呼吁各州启动应对预案,为“可能的暴发”做好准备工作。 26日,法国卫生部则通报,法国出现首例法国公民死亡病例,系该国第17例确诊病例。据悉,该患者此前一直在当地医院被当作普通肺炎治疗,直至病情恶化才乘坐直升机转到巴黎。之所以在此前没有对该病患进行新冠肺炎疫情检测,是因为该病患并无近期从疫区返回法国或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 24日早上,陆华来到了公司上班。如她所料,疫情成为了同事们讨论的焦点。“不过,没人在讨论的时候戴口罩。” 陆华说,而且意大利政府对******和休闲设施的关闭是不彻底的。目前关闭的大多是博物馆、剧院等场所,但像酒吧和商场并没有关闭,它们只需在下午六点关门即可。 “不戴口罩”的观点占据了意大利乃至西欧社会的主流。多名米兰、巴黎和柏林的欧洲民众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在“戴口罩防御传染病”的观点上,欧洲和东亚确实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个核心区别是:欧洲人认为戴口罩是保护他人,东亚人则认为戴口罩是保护自己。 在欧洲人看来,如果整个传染病传播途径是清晰的话,那他们所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安全的。一旦有人感到自己是疑似病例时,便会立刻就医。而且医院也有特定的传染病就医通道,不会让疑似病例和医院里的其他人接触,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保证了整体大环境的安全。 戴口罩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得病了,怕传染给别人。一位受访民众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问题是我没有病,我为什么要戴口罩呢?大环境是安全的,我是健康的,我戴口罩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疫情蔓延时,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盟国家卫生部也向民众呼吁:没有病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只有病人才戴口罩。在27日的记者会上,意大利卫生部部长斯佩兰扎亦重申了此种提法。 在2月初的时候,在法国、德国等地,无论是在零售药店,还是在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口罩便已十分紧俏。而且在巴黎、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地,商家涨价的情况并不少见。正常1.5欧元左右的欧标FFP2口罩,在意大利一般被卖到了6欧元以上。 不过,正如隋毅所见,随着病情逐渐在意大利和全欧境内蔓延,欧洲民众对口罩的态度已开始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 据媒体报道,法国目前正以每日生产130万个口罩的速度加紧生产。法国卫生部也将把库存的1500万只防喷溅口罩投放到全法各大药店。德国、捷克等国也开始加大了口罩产能。 26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疾控中心(ECDC)的专家在罗马召开了关于意大利新冠疫情形势的特别会议。WHO和ECDC在会后表示,意大利的情况是可控的,意大利采取的查明这种病毒的措施非常有力,可以解释被发现病例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