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的同时,要保持耐心。2019年以来我们一直重申两个判断:上证综指19年2440点=05年998点,牛市有三个阶段。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整体判断牛市的大格局不变,坚定信心,但牛市的节奏改变了,3浪上涨推后了,保持耐心。2月4日上证综指2685点以来A股快速反弹,部分投资者将这轮市场波动类比2013年6月“钱荒”,市场很快会新高。我们认为这次与2013年6月钱荒略不同。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是在“去杠杆”背景下,央行通过不断发行央票并开展正回购,维持偏紧的资金面,使得资金利率不断走高,最终在6月末爆发钱荒。之后随着13年6月25日央行向多家银行提供流动性,几家大行拆出头寸,利率逐步回落,“钱荒”事件的影响迅速平息。而这次的疫情,存在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新特点,疫情对短期经济基本面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市场仍需时间消化这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确认经济基本面再次企稳回升,股市才会结束盘整进入牛市3浪上涨。短期市场盘整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抗疫的进展及对冲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整体上盘整期的市场形态类似19年5月初-7月底、8月初-12月初,当时市场每次反弹到前期跳空缺口位置附近,就出现压力,而19年12月到今年1月市场最终跨过之前急跌的跳空缺口,主要原因也是19年11-12月数据连续企稳回升,基本面见底回升的逻辑开始兑现。前文,我们分析过,最终会迎来基本面重新企稳回升,牛市3浪只是被推迟不会缺席,坚守阵地,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阶段性市场面临反复盘整,仍需要保持耐心。全年我们仍然看好券商,券商股表现与股市相关性更强,需要等待未来牛市3浪启动,预计今年A股日均成交8000亿-1万亿,券商利润增速仍会靓丽。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做大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必将做大做强证券行业,券商盈利能力能进一步提升,2月14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再次验证金融供给侧改革长期有利于证券行业的发展。 盘整期结构偏向科技。对于市场盘整期的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很关注国家针对疫情的对冲政策,有人关注基建相关的周期股。2月15日发布的国家领导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9年12月以来财政部共计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约1.8万亿元。我们回顾2019年,地方专项债约2.15万亿,其中约70%是投入棚改和土地储备,仅25%左右用于基建投资。根据海通宏观测算,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提升至3.3万亿左右,其中34%~38%用于基建投资,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旧口径)或回升至8%~9%左右。基建增速只是温和回升,周期股的需求会回升,但弹性恐怕一般。我们认为市场盘整期科技类行业更优,2月15日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也提出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新兴消费的政策导向同样有利于5G产业链、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科技类行业的发展。也有部分投资者担忧目前科技板块有过热的风险。从基金仓位来看,19Q4基金重仓股(剔除港股)中TMT市值占比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至22.4%,略高于2013年以来的均值21.8%,目前处于14Q1水平,整体来看并不高,详见《科技和周期占比上升——基金2019年四季报点评-20200121》。并且从PEG角度来看TMT板块估值也并不高,由于2019年部分TMT板块整体净利润增速为负,所以这里用行业2020年的板块预测净利润计算动态PEG水平,目前TMT行业2020年预测PEG基本在1-3倍之间,具体电子板块为(2.6倍)、计算机(3倍)、通信(1.2倍)、传媒(1倍)(详见表1)。另外从新发基金规模来看,19年12月以来新发行的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共71只,总规模约1397亿。从基金名称以及基金经理风格判断,其中偏科技成长类风格的基金有22只,总规模428亿左右(占比31%)。其余的主要是综合性以及其他风格的基金,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科技股弹药充足。并且拉长时间看,着眼整个牛市3浪,最终还是利润增速快的行业涨幅更大,我们认为这次牛市的主导产业是科技+券商,科技行情是中期趋势。从政策角度看,产业政策支持、贸易争端引发的国产替代、金融领域鼓励直接融资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从技术周期角度看,当前正处在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借鉴2012-15年历史经验,科技股行情往往会扩散,从硬件到内容到软件到应用场景,科技行业包括TMT和新能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