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淮安市盱眙县管仲镇崔岗村,呈现在眼前的是舒适养眼的农村风貌,统一规划建设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整洁干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绿意盎然的农家菜院被整齐的栅栏点缀得更加别致美观。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崔岗人民是由衷的满意。 近年来,盱眙县突出生态文明,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河道与村庄河塘疏浚工程,整治村庄河塘,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提高水生态修复能力。自2015年起,盱眙县依据各地自身水资源禀赋、水生态特点、水文化底蕴和水景观特色,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美乡镇”“水美乡村”创建工作。 随着盱眙县“水美乡村”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村庄和老百姓感受到了好处,位于淮河镇的明祖陵村便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该村的河道、塘坝还都是20世纪50年代人工开挖的河塘,历经多年淤积,沟塘、河道杂草丛生,水质浑浊,村庄环境极差。尤其是明陵引河,供应着全村6000多亩粮田灌溉和生活用水,也是明祖陵景区的景观河流。景区道路沿堤而行,因多年积淤导致河道与外河水流通不畅,水花生等杂草滋生,一些村民还将各种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河里,河水水质逐年下降,发浑、发臭,夏天蝇虫乱飞,还经常出现干旱引水困难、汛期排水不畅的状况,严重制约地方的生产发展,村民对此颇有怨言。 为此,盱眙县水务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水利项目资金,打造水美乡村。对全镇沟塘河道、饮用水、农田等进行规划与测量,编制项目向上申报争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跟踪项目建设,在明祖陵村“水美村庄”创建工作中,重点按照“水系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规划要求,扎实做好明陵引河疏浚整治,彻底解决了明陵引河淤积、河水黑臭等问题,恢复了河道基本功能、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强化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居民自来水通达率达99%;全力推进小型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农田灌排功能达到全覆盖。落实了村庄河塘管护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制定管护措施,责任明确到人,做到河面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和漂浮物;河坡整齐清洁,无生活生产垃圾,无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堆放;河道畅通,无阻水障碍物,无新增违章搭建,无乱挖、乱填河道现象;每条河道明确专人负责,管护工作公示上墙,接受社会监督。如今,村头那道中心河道明陵引河清澈见底,河面上没有一点漂浮物,两岸绿树成行,河坡干净整洁,看不见垃圾。说起村里的水环境,村民朱则进赞不绝口:“如今,这儿的水真干净!” 江苏省“美丽库区、幸福家园”项目实施后,黄花塘镇茶场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美丽库区、幸福家园”示范点,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已全面完成升级改造,目前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道路硬化提升通行能力,通过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并在建设中融入“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把茶场逐步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品茶于一体的文化体验乐园。 在此基础上,茶场还紧抓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围绕“很南端、很南京”的发展定位,走茶旅一体化的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农业增效和服务业增量。按照休闲旅游景区和601省道沿线旅游驿站标准,结合千亩茶园,打造茶香特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茶园更新改造、茶叶提档升级、茶产业拓展延伸,把茶场建设成为苏北茶叶集散中心、茶文化体验区和“互联网+私人订制”休闲度假区,最终让茶场成为宜居宜业的特色美丽乡村。 农村河道疏浚项目和河道保洁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黄花塘镇的生态环境,为打造“水环境”、做好“水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水美乡村”品位,巩固“水美乡村”创建成果黄花塘镇成立了小型水库管护队伍、河道保洁队伍、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队伍,明确管护保洁责任,建立考核机制,落实管护经费和管护措施。在水法宣传周和世界水日宣传活动中,先后利用广播、电视、横幅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争先锋,人美水美村庄美”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