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时代的眼泪之庞中华硬笔书法教学视频又被网友翻了出来,让大家回想起被庞中华字帖支配的童年。不少网友表示,练了那么多字帖却从来不知道原来庞老师本人竟有如此“ “咚哒、咚哒,滴答、滴答,滴滴答答滴哩哒哩哒,搭哩搭哩滴答滴哒哒”,当你听到熟悉的节奏感,就知道是他来了,一个真·自带BGM的男人,带着他的鹦鹉牌120贝斯手风琴来了。 庞老师的书法课,是一门集乐理、美学、表情、台词等多位一体的大型综合素质教育。交一份学费,享受双倍快乐,掌握四种技能,这就是庞中华老师硬笔书法教学现场。 看完庞老师的教学视频以后,书法可能还没学会,其他技能倒是掌握了个遍,不仅乐理扎实,声台行表也完全不在话下。 庞老师十分擅长用手风琴的长音、短音、和弦、轻音具象化地向学生传授什么叫硬笔书法里的长线、短线、粗线、细线,再加上那口塑料川普,快活程度max。 他的教学现场可以随时在书法和音乐间无缝切换。一手持风琴,一手拿粉笔,用他的120贝斯手风琴一本正经地教大家如何正确学(感)习(受)书(音)法(乐)。 随着学习的深入,如果你对书法的缥缈境界感到云里雾里高深莫测,庞老师还会现场演绎一首《满江红》,让你跨界在音乐中感受到颜真卿、王羲之等名家书法的浑厚与雄伟。 在庞老师的硬笔世界里,每一个笔划都有情绪,每一个顿点都有节拍,而掌握硬笔书法的终极奥义就在于,打通每一个笔划之间的隔阂,用一种玄妙的节奏将它们串起,而这个终极介质就是音乐。 到了撇划、捺划、提划又成了二拍子,书写时必要唱着《采茶扑蝶》的民调或是《小草》才能凸显写撇划时的欢快心情。 唱着唱着,一页字帖就描完了,哼着哼着,一斤字帖就练完了,“用这样的节奏和情绪写字,好快活呀”。 别看现在是快乐源泉,其实“庞中华”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大到即使现在和长辈们提起,也能获得同款童年噩梦表情。 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儿时几乎人手1斤《庞中华钢笔字帖》,就连学校都会为《庞中华钢笔字帖》专门预留出份额。 每年暑假作业清单中,“练完两本《庞中华楷体钢笔字帖》”永远都能拥有姓名。甚至当老师不知道该给学生们留什么作业时,“那就练十页字帖吧”。既然不能体罚学生,“那这周末就写本字帖交给我吧”。 更致命的是,字帖不仅是老师的罚抄写利器,同样也是家长的:今天回家没有作业要练几页字帖,作业写完了时间还早要练几页字帖,作业太多字写潦草了周末要练几页字帖......成指数级增长的字帖量,成为儿时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座大山。要是没能按时写完字帖或者写得不认真,欠下的字帖利滚利的速度甚至比高利贷的九出十三归还要高。 就算小学时大家都身处“噩梦”笼罩之下,但到了练字帖的时候还是会跟同学各种攀比——比谁写得快,比谁页数多,比谁本子上被老师画的红圈圈最多。 小学的时候刚开始学着描字帖,庞中华的字帖描的最多,一本接着一本,描完就对着描过的自己写。老师会把写的不错的画个圈,每次作业本发下来,迫不及待数自己被圈了几个,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在其他同学面前炫耀一番。 在这些字帖巨头的努力之下,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字帖出版市场仍然风云未改。就算你逃得过庞中华,也躲不过田英章,躲过了田英章,还有司马彦在后面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