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军队规模虽然庞大,但科技水平落后,武器装备简陋,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军事斗争形势。为此,党领导我军开始了精兵强军之路的探索,经过几个波次的调整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初步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制度体系和国防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将深刻影响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判断,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我军军事力量建设踏上新征程。经过这几次大精简,人民解放军基本完成了“消肿”任务,数量精干,结构优化,整体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习主席亲自领导指挥下,通过强脑、壮骨、活血,打破了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前所未有地刷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面貌。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没有休止符。当前,人民军队正以崭新的姿态淬火砺剑、开新图强,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一定能够把改革进行到底,推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改革必成、强军可期! 第五个“一”,就是一个战略抓手日臻变为现实: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全速发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人民解放军由小到大,由弱胜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既是一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依靠科学技术建军强军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党的强军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同志就提出,人民军队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彻底改变中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在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弹道导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突破,有力带动了我国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我们自行研制的各类兵器陆续装备部队,我国国防实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有了质的跃升。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战斗力,并决策实施“863计划”,攻克了一大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和工艺难题,为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打下了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世纪之交,面对蓬勃兴起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我们确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大力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防科技设备落后、效益低下、长期徘徊不前的困难局面,研制出了一批“杀手锏”武器装备,提高了我军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提出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重要思想,科学预测世界军事科技革命大势,精心筹划科技兴军大略,人民军队吹响了科技兴军的时代号角。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我军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战利品。70年来,国防工业体系日臻完善,自主创新和自行研制出一大批先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近年来,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试航,新型主力战舰陆续下水,歼-20、运-20、直-20等系列飞机列装部队,东风系列导弹不断更新换代,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次国庆阅兵,又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惊艳亮相,我军武器装备发展驶入新的“快车道”。 第六个“一”,就是一个治军方略接力传承推进:始终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治军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支现代军队的鲜明特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战争形态的加速转变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