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对宝马的MINI进行了“丈量”后,推出了力帆320车型,拿掉车标,基本上是“傻傻分不清楚”,结果,力帆320大卖,月销7000台。 力帆接连推出了与宝马3系相似的力帆620、与福特S-Max撞脸的轩朗以及神似汉兰达的力帆x80。 这恐怕也是精彩哥不开自家车的原因,毕竟作为CQSCC超跑俱乐部的会员,开一辆山寨车出门,还是很“丢面儿”的一件事。 即便这样,2010年,力帆股份在A股上市,这个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家族企业”,也把尹明善一家推上了“重庆首富”的位置。 力帆也开始规划新的路径,“发动机—摩托车—汽车—新能源汽车”,一条链条下来,其实路径还算是蛮清晰的。如果想与各大车企继续同场竞技,新能源是谁也避不开的一条路径。 力帆的新能源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2009年就已经有了第一款样车,在上市的那一年,力帆还与中科院合作,并且陆陆续续有新能源车下线上市。 力帆的新能源也很尴尬,比如力帆330的新能源,是把”借鉴“MINI的320换上了一个“电芯”就上市了,自己“抄袭”自己,好像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2015年,力帆定了一个小目标,“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纯电和混合动力新产品,新能源累计销量50万台”。 2016年,财政部公布了一批“骗补”的企业名单,力帆就公告“澄清”,“这些骗补企业都是客车”,自己不在名单里。然后财政部的一纸文件就打了脸。 2016年10月,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对力帆乘用车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补贴对于新能源来讲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数,一旦把补贴部分从报表的利润中去掉,那么就很容易显示出“线年新能源推广补助资金清算情况,力帆合计申报了3个车型982辆车,最终的补助金额为0,是名单中少有的一分钱也没拿到的企业。 不过,力帆的新能源产得不多卖得也不多,2019年前9个月,1843台的产量,2035的销量,不要说放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了,就是放在力帆内部所有的业务线条上,都是最后一名。毕竟本来就没什么影响力的力帆,在骗补过后,才有很多人反问,“力帆还有新能源?” 存在感已经太弱了,而力帆最近登上头条,还是因为平安银行排查业务风险而导致的“破产传闻”,力帆在官方微博发“严正声明”来强势辟谣。 2018年底,力帆股份把旗下的“力帆汽车”以6.5亿的价格卖给了“造车新势力”车和家,而力帆汽车最重要的资产,就是造车资质了。一块闲置的“牌照”卖6.5亿,等于卖了6000辆“比较贵的”力帆x80了,如果按9月份“399辆”的销量,需要卖15个月。 2019年,力帆与重庆的两江新区土储中心签了一纸协议,对力帆现有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搬迁,力帆靠着“拆迁”,获得了合计33.15亿的补偿款。 “拆迁”也没能让力帆成为“暴发户”,这点钱与百亿的负债相比,也不算什么,力帆的“命”还得靠重庆,现在重庆市协调了一个“债委会”,要求银行“三不”处理, 不过这些跟精彩哥也都没什么关系,在力帆的传承问题上,“不爱力帆”的尹喜地没有接班也在意料之内,尹明善选择了职业经理人。但是作为尹家人,他仍然通过力帆控股和重庆汇洋,持有力帆股份的股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