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数据的准确性:事实信息如“患者还存活吗?”—— 确保数据收集准确,注意认识到某些事实定义不明确,例如什么是心肌梗死;实验测定比如血压——存在观察者之间的差异性;临床评估比如心电图,精神障碍,组织学结果等—— 试图应用结构信息比如率、范围、标准等,观察者间的差异是一个大问题,综合意见可能比较好;患者的观念比如关节疼痛运动障碍—— 试着测量主观数据,并标准化某些范围。 主要终点的标准:提前陈述,是实验设计、样本量大小的基础,反映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理论上只有一个,因为如果超过一个主题,我们不能控制犯I类和II类错误的概率。 次要终点设置的原因:临床实验往往要求延长观察每个患者;不频繁发生的终点事件或者治疗效果小的实验需要增大样本量;由于时间和成本关系,需要尝试评估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新疗法的早期研究阶段需要减少病理生理学因素。 次要终点设置的要求:次要终点的改变能够对相关研究结果有预见性;次要终点必须能够完全获得临床干预后的结果。 一个临床实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双盲设计,并且在收集和评估数据的时候避免潜在的偏倚。有些研究达不到这些设计的条件,单盲的尝试以及其他措施也可以减少潜在的偏倚。 双盲——不论患者还是实验者(医生、协调员、护士等)都不知道治疗干预措施。理想的实验设计,减少了由各种原因带来的可能存在的偏倚。 单盲——患者对实验干预措施不清楚,但实验者清楚。实行起来比较简单,允许医生在治疗上应用自己最好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倚。 双盲——不论患者还是实验者(医生、协调员、护士等)都不知道治疗干预措施。理想的实验设计,减少了由各种原因带来的可能存在的偏倚。 单盲——患者对实验干预措施不清楚,但实验者清楚。实行起来比较简单,允许医生在治疗上应用自己最好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倚。 安慰剂通常会被暴露体现在:特别是在某些交叉实验设计中;患者能看到安慰剂和药物本身,设计不完美的也容易暴露,包括外观,糖衣,口味等;不良反应也可以暴露安慰剂;安慰剂暴露会引起偏倚等。 安慰剂通常会被暴露体现在:特别是在某些交叉实验设计中;患者能看到安慰剂和药物本身,设计不完美的也容易暴露,包括外观,糖衣,口味等;不良反应也可以暴露安慰剂;安慰剂暴露会引起偏倚等。 一个完美的实验设计牵涉到很多方面,特别注意的是前瞻性的临床设计(在美国特别是CCF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牵涉到实验的每个环节,若有一点纰漏,就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我在研究期间,既设计过前瞻性的也设计过对照性的课题,两者的工作强度不可同日而语,建议后来者如果在美国只待一年的话,从轻从简设计回顾性研究为好,这样出成绩相对较快,否则可能会出现访学期限已到,你的课题伦理还没有审批结果的尴尬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