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Big Four),又译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审计公司,合称EDPK,是指4家最大的国际专业服务网络,即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为许多国际知名的上市公司与私人公司处理绝大多数的财务审计,在全球专业服务业界形成寡占。报道指出99%的富时100指数企业、以及96%的富时250指数企业的审计业务均由四大负责。 据2018年报数据显示,由“四大”负责审计A股上市公司共计245家,仅占全部A股比重的6.68%。 但市值排名前20的个股中,仅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和长江电力三家由“四大”以外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A股市值排名最末的20只个股中,则找不到“四大”的影子。该如何看待这一比例呢? 为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似乎更受“大公司”青睐?是什么原因造成A股上市公司更青睐本土会计事务所?是因为价格因素吗? 四大之所以在全球的审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其来源于投资界、银行界以及捐赠、资助及基金领域的压力是相辅相成的,公司向外界宣称“是四大为我们进行审计的”就仿佛有了“天然准确”的效果,四大为名企审计对自身而言同样脸上增光。但过去几年,人们对于四大占据的市场主导地位也同时提出了担心和质疑,四大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风险。毕竟,如果审计准则都是四大制定的,那么准则的独立性又从何谈起呢? 一方面,如果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很难找到本地事务所来提供服务,全球性公司需要的就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全球性事务所。聘用四大的好处在于,在各个市场都具有充分的经验,四大能够为市场提供非常专业的知识。 另一方面,如果不开展跨国性业务的话,找本地或地区小规模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因此这不是费用的问题,企业更关心是的是如何在希望进入的市场因地制宜开展运营。目前在欧洲,随着四大审计风险的逐步暴露,小型事务所也逐步获得了一些空间。预计未来3-5年,审计行业会面临大范围的监督。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艰辛探索,今年来,科创板的开版、******制的正式施行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创新的可能, MSCI进行三次 A股扩容,QFII重仓指数日益强势,资本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提升,正蓬勃成长的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哪些需要借鉴的国际经验呢? 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在增加,但中国一直积极开发和培育新市场,积极吸引外资。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倍感激动的。 数据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仅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也是如此,非财务数据不仅仅涉及的是股东,而是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企业不应该仅仅关注短期发展,而是努力为员工提供绝佳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愿意在企业中长期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的审计行业也需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制定全球性的行业标准。通过互学互鉴,提高专业水平。过去十年间,中国也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标准的制定中来,从中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中国政府不断融入全球标准和规范中来,不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国际审计准则。毕竟商业报告和财务报告是全球少有的可以建立通用语言的领域,能够打破距离与语言的隔阂。 Liv被誉为“XBRL之母”, 是 XBRL International 组织创始人之一,也是XBRL语言开发的先驱,为推动会计行业支持和采用XBRL全球数据标准而不懈努力。XBRL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如前所述的财务报告的一种通用语言,是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在今年10月曾表示,XBRL与AI等科技手段结合,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科技监管3.0时代。 “监管层用XBRL主要在信息披露方面。XBRL跟人工智能可以很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太极图一样,两者刚好形成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