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板开跑到******制渐近,从“新国九条”到资本市场“深改12条”,证监会多次强调,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看门人”将成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凤凰网财经频道着力打造《资本市场“看门人”》采访计划,助力中介机构发声,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审计,即国家审计部门或独立的******会计师对某单位的经济活动记录进行审核检查,判定其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和有效。这就要求进行审计的人员必须有独立性及具相关专业知识。在资本市场中,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发挥着重要的第三方监督作用,审计师就如资本市场“看门人”一般,要对公司是被允许上市做出把关决策,同时还要对公司财务晴雨表做判断校正,若“看门人”失灵,后患无穷。 在国际财务专家看来,审计师的角色又是什么样呢?他们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与期待?獐子岛扇贝跑路的故事如果发生在美国会怎样?为此,凤凰网财经专访国际财务专家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全球董事会成员Liv A. Watson—— Liv现任Workiva公司战略客户计划高级总监,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长期成员。在Liv眼里,资本市场中的审计师扮演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25岁之前我个人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就是持续性审计,结合我个人的经历,我认为审计师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对样本数据进行审计,而是对数据进行持续性审计,是一种长期甚至“终生”的责任制。 从过去的实践看,如果审计师失责,遭受处罚的往往是所在的事务所,在全球范围看都是如此。但现在,受处罚的不仅仅是事务所,也包括审计师个人,不能让他们继续隐藏在事务所背后,全权由事务所担责,甚至还要将审计师的名字公之于众。审计师所扮演的角色总的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建立公众信任。 目前,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即认为审计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过密,会影响及审计师行为的独立性及人们对审计师角色的认知。业界为此也在争论,比如认为一家审计事务所不应该审计同一家企业长达20年时间,必须作出改革。审计事务所的角色不仅仅是发现客户内部的问题,而是向公众披露所发现的内部漏洞。 当前,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趋势,因此,审计师不是仅仅对既有样本数据进行审计,更多地要做时时的数据审计、证据审计。审计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事后的反思,而是避免未来发生的状况。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最近, A股上市公司、主营海产养殖的“獐子岛”又火了,公司四次都声称扇贝大面积逃跑了或死亡了,6年累计计提损失近20亿,有财务造假前科的獐子岛再被市场普遍质疑涉嫌财务造假。2014年10月当时负责獐子岛审计的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盘点存活时正值恶劣天气,面对几百万亩的海洋牧场,獐子岛只选择了90个点,而会计师只选择了几个点。”然后第二年,扇贝又跑了,五年后,大华与刚受造假处罚的獐子岛分道扬镳…… 比如在美国,PCAOB(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是监督审计师的机构,PCAOB现在也与联邦政府合作,制定针对涉嫌欺诈的企业和个人制定相应的量刑规定(sentencing guidelines)。而监督公司的机构是SEC。 我认为,在规范上市公司审计师行为方面,建立了类似PCAOB这样的专业的监督审计机构十分关键,由监督审计机构来惩罚那些向市场提供虚假报告企业的审计师。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财务造假,不仅仅是审计事务所担责,当事审计师更加难辞其咎。在美国,针对审计师的惩罚是相当严厉的,罚金非常惊人。而判断审计师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之间关联强度,就在于考核审计师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严格遵守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的内控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