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雅典,直线年,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他的作品《吕西斯忒拉忒》里记载了一种“透亮”的衣服,这种被称作“阿摩戈斯”的进口织物,翻山越海,以“丝”之名将分处东、西方的两个古老国度悄然牵引至一处。 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和平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张骞的“凿空之旅”,被认为是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第一次“不期而遇”。这次跨越“世界屋脊”的相见,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机遇。 连接雅典卫城和比雷埃夫斯海港的Sygrou大街上,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曾无数次谈笑经过;这也是柏拉图对话录《会饮篇》关于艺术与爱的精彩对话发生的地方。 今天,雅典中国文化中心就建在这里。越来越多的人在此留下足印,沟通智慧、连接东西,发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 我们当时收到很多希腊人和中国人的来电,我们的报纸就是向习主席致敬。我们认为他是当今世界政坛最著名、最有魅力的领袖人物。我们也想就习主席的来访向中国人民致敬。我们将中国视作朋友。希腊与中国在几十年中因为友谊而走得越来越近。 2014年7月13日,当希腊《民主报》的读者拿到报纸时惊讶地发现,头版通栏大标题竟然是汉字——“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莅临罗德岛”,下面才是希腊语“一个伟大友好国家领导人的历史性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