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依托拖管服务中心的托管体系,茶园鲜叶不仅有了质量保证,每亩茶园鲜叶产量还能提高5%左右,老百姓非常认可这套茶园托管方式。简单来说,为农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菜单式服务模式、半托管服务模式、全托管服务模式。 菜单式服务模式是为农服务中心提供人工施药、飞防服务、茶园浅修等12项菜单式服务,茶农按需选择,为农服务中心按项收费;半托管服务模式则是茶农将除鲜叶采摘外的全部种植环节委托给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中心提供机械化施肥、机械化修剪等茶园管理全程社会化服务,茶农只负责鲜叶采摘和售卖;全托管服务模式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茶农将茶园交给为农服务中心全程托管,为农服务中心提供覆盖茶叶全产业链的管理、收获、售卖等“一条龙”式全程化社会服务,农民则按照约定产量或收益取得定额收入。 据悉,全托管服务模式使进城务工茶农既获得茶园收益保障,又能安心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因此更受村民欢迎。 “我们名山的种植结构,不仅有茶园,还有猕猴桃园、柑橘园,但我们的托管体系主要集中在茶园和猕猴桃园,对猕猴桃园的服务我们同样囊括了产前、产中、产后。”蒋达伟说,通过今年普遍情况来看,他们托管的猕猴桃面积大概是5000亩左右,也实现了增产增收。 “这个猕猴桃枝条只留春梢,作为第二年的挂果枝条,一窝只留十根挂果枝条,最好左边五根,右边五根,要把旺枝剪掉,留弱枝。”在猕猴桃基地,蒋达伟又给村民彭娟讲起管理猕猴桃的技术。 彭娟说,她家5亩猕猴桃托管给为农服务中心后,效益提高了很多,以前卖给批发商约15.4元/公斤,托管后约16.4元/公斤。 “银木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这块是我们全区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示范,以这种‘小经营大服务’的形式来开展,带动了很多农户,解决了农户小农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比较低的困难,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和茶叶品质提升有很大帮助。”名山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与市场服务股股长李群珍表示,通过农业生产托管这种模式,不仅农户受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这种组织也得到了良性发展。 为农服务中心不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使小单元实现了“大服务”,促进了产业高效发展。以茶叶为例,与2016年相比,2018年名山区每亩年均鲜叶产量由128.8公斤增长到322公斤,增幅达2.5倍;茶叶每亩年均产值由3927元增长到8540元,增幅达2.17倍。 如今,为农服务中心产销合作部建立集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具销售于一体的农资直销点,以“团购”方式实现农资一级代理,质优价廉,让农民“放心买、放心用”,并获得相关技术服务;与当地茶叶加工企业签订长期鲜叶收购协议,绕过中间商环节,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向茶农收购鲜叶。 同时,为农服务中心消费合作部发挥供销社渠道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如设立惠农超市,并与名山区各大超市合作,以折扣价让利于民;设立特色产品展销平台,销售当地农民制作的手工茶、手工艺品等,仅收取农民5%服务费;设立游客接待中心,与旅行社合作定期开展茶乡旅游,抓好客源组织,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和风情民居的发展。 此外,为农服务中心电商体验中心还积极拓展电商业务,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整合中国邮政、淘宝、菜鸟物流等资源,为农户提供“生鲜冷链、仓储物流、验货包装、快递发货”等线上线下一体化订单服务。依托“供销e家”平台,上线余种特色农产品、手工制品;开设银木驿家、忠伟农资天猫旗舰店和京东旗舰店等网店,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手工制品迈进网络销售快车道。 有了“大市场”,农户便是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去年通过我们的电商体验中心,帮助老百姓卖了很多本土特色农产品到全国各地,包括茶叶、猕猴桃、腊肉等。其中仅猕猴桃就销售了大约50万公斤。”蒋达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