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上海,从雁栖湖到黄浦江,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的进博会,彰显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各国分享机遇的诚意和担当。 10万、15万、20万走进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办公楼内的监控中心,整面墙的监控画面上,清晰可见各场馆热闹非凡的盛况,顶部不断跳动的数字反映着实时入馆人次。6日当天22.7万人次,成为展馆落成以来最大单日客流。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今年进博会吸引了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超50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参展。截至10日中午,累计进场超过91万人次。 36万平方米的巨型展区,企业展场馆一扩再扩,仍然“一位难求”,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隐形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竞相亮相; 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金牛座”的姊妹“双子座”龙门铣床、手术机器人、感光变色隐形眼镜、来自五大洲的原生态食品等一大批“专精尖特”展品琳琅满目 参观者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体验“天下第一大火锅”试吃活动(1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以往我们只参加专业展,从不参与综合展,但去年参展后我们在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了20%。今年,我们带来了覆盖光学科技、医学领域、制造领域的全链条产品。”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谢磊说。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参展企业由首届174家增至192家,参展面积由3万平方米增至4.75万平方米,居各参展国首位,合作意愿之强烈不言而喻。 翻开500多页的会刊,政策解读、新品展示、对接签约等380多场配套活动引人关注;议程满满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吸引4000多名代表参会,为世界经济重焕生机建言献策。 要和平不要对抗,倡导自由贸易、多边主义而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正是始终坚持这样的胸襟和担当,中国坚定办好进博会,打动了世界,点燃了赴“东方之约”的热情。 11月10日,在第二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在美国嘉吉公司展台参观。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使用关税武器和丛林法则,解决不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不是法国的选择,也不是欧洲的选择。”法国******马克龙道出了与会各国政要的共识。 “历史表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此刻,习近平主席两年多前的话,更加含意深远。多彩的秋天,丰硕的果实,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非遗传承人田亚莉(右一)在第二届进博会陕西非遗展区展示剪纸技艺(1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汇入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必然会激荡出新的浪花,孕育新的机遇。 马克龙在法国国家馆热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品尝法国红酒和牛肉食品;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伯明翰亲自煎牛排;很多外企高管当起了“推销员”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表明对中国大市场的认同。 没有人愿意错过如此巨大的中国市场“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首届进博会上宣布的这组数据,引人无限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