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海不远的浙江义乌,则将于11月13日起举办为期半个月的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秋季展,将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家企业参展 人们发现,今年进博会与去年有所不同:国家馆将在进博会后延展8天,“高大上”的进博会让普通民众触手可及,也让“进博效应”继续扩散。 早在今年8月,第三届进博会招展工作就已启动,目前已有230多家企业签约报名,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80家。 各类展会轮番登场,是“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的最新注脚,更是对“必然更加光明”的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 阿斯利康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与上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本届进博会上中国的承诺振奋着世界。 就在进博会期间,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继续压减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优化汽车领域外资政策中国跑出了开放“加速度”。 未来5年费列罗要实现在华销售额翻倍;安利宣布未来5年将投资2亿美元用于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建设;意大利德龙集团表示将在中国长期投资,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将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随着参展商们深耕中国,“进博效应”不断放大。 进博会开幕前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5个成员国已经整体上结束谈判;新西兰与中国正式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 进博会期间,中法签署涉及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的多项合作文件,一系列区域、国家间务实合作铿锵推进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指出,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承诺将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 10日,进博会闭幕当天,习近平主席启程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并将赴巴西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从这个秋天再出发,“永不落幕”的上海进博会将演绎新的精彩(记者姜微、韩洁、王敏、何欣荣、于文静、周蕊、陈炜伟)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题:秋天里的乐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巡礼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6天,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10日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万商云集,一个个“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奏响金秋最美的乐章; 这是又一个播种的时节今年,“越办越好”的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种下的是开放、合作、共赢的种子 “进博会就像催化剂和助推器,给我们更大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产品和形象。”刘军说,此次公司全球总裁专程飞来上海度过50小时的“进博时间”,签约超30亿美元。 展馆内,采购商与参展商争分夺秒洽谈着;签约室内,掌声、笑容、握手,见证一张张收获的订单;展馆外,吉祥物“进宝”前围满了合影的各国客商,阳光下的进博会标志格外明丽 2017年5月,北京雁栖湖。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年前,首届进博会成功在上海举办,如今又迎来“越办越好”的第二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