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才渐渐明白:其实,物质的满足是很容易做到的。生活中,各种烦恼的罪魁祸首,也并非是没钱,而是人本身的欲求和惰性。 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发觉,金钱能够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生命中还有很多事情,远比“没钱”更令人感到悲哀。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延用着“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认为只要有了儿子,就可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很多老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和长辈生活在一起,甚至以各种理由逃避为父母养老,让父母沦落到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凄惨境地。 年迈的严叔夫妇用一辈子的积蓄为儿子儿媳买了一套新房子,本以为儿子结婚以后,夫妇俩也可以一起住进去。可是,当他们满怀激动地背着大包小包来到新房门口时,开门的儿媳连门都不让他们进。 被儿子儿媳拒之门外的严叔夫妇,租住的房子已经到期,所有的积蓄都为儿子买房了,如今身无分文的他们,只能背着铺盖卷流落街头,实在令人惋惜。 所谓养儿防老,然而,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有儿有女,甚至不止一个儿子的老人,晚年流落街头、孤苦无依、处境悲惨。 说实话,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养儿防老”的美梦破灭。一些人把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的身上,到头来却毫无回报,被嫌弃,甚至被抛弃,着实令人感到悲哀。 所以,人到了晚年,与其把所有的心思和积蓄都用在儿子身上,不如多爱自己一些,多为自己攒些养老钱,这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钱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对于每个人而言,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健康!尤其是对于老人而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就是晚年最大的资本。 俗话说:富贵和贫穷之间,只隔了一张病床的距离。的确如此,人一旦失去了健康,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医治,还失去了人生最大的本钱。 人到了六十岁,身体各项机能开始下降,身体出现小疼小痛也是比较常见的,虽然说小毛病无需紧张,但也在提醒着我们,要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别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 人到晚年,一旦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那么生活就没什么幸福可言了。余下的岁月只能和病床为伴,以药物为食,事事依赖他人,过着毫无尊严的生活。另外,时刻还要遭受这病痛的折磨,身心都饱受摧残,痛苦不堪。 对于每个人而言,除了健康以外,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守护好自己的健康,才能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可是,忙忙碌碌走到了晚年,父母已经离自己而去;伴侣总是不理解自己;儿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突然间,觉得自己走过的大半生,什么都没有留下,心头涌来一阵伤感,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生活没有了意义。 其实,人这一生,最该好好对待的人,是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陪伴我们走完生命的全程,唯一能够从始至终陪伴,并且决定生活幸福与否的人,就是自己。 人到了晚年,需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要知道,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到了晚年,就不要胡思乱想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给生活增添些乐趣,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更加充实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