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整形医院处女膜修补手术患者职业分布(八大处整形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从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07月31日,论文作者共招募了131例处女膜破裂求诊患者。在术后有性生活的患者中,第一次性生活满意率为92.8%(65例/69例),见红率为59.4%(41例/69例)。 不光是在国内,根据公开的报道,处女膜修复手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依然存在。在法国,处女膜修复手术的费用高达5000欧元;在英国,医保覆盖的医院手术费用至少1000英镑,私人诊所开价在4000英镑左右。 反对处女膜修复手术的医生(大部分为妇产科医生)认为,第一,手术没有必要。对于成年女性来说,处女膜没有生理作用,处女膜的破裂也不会导致医学上的后果。而与此同时,是手术就有风险,哪怕是像处女膜修复这么简单的手术。 曾做过妇产科医生的六层楼也反对处女膜修复手术。他表示,三甲或公立医院都会衡量手术指征。要做某项手术,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手术应该做,而且这个证据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在某种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做手术才能治愈疾病,这项手术才是合理的。不是说手术能赚钱医院就会做,哪怕是给医院赚钱也有问题。 “不能说这个患者哭的很可怜,说‘要是你们不修我就结不了婚’,所以我帮帮她,不行的,”六层楼说,“虽然这样听上去很冷血、很麻木,但是手术的衡量标准不是靠感情驱动的,是要靠理性原则和研究等等客观的东西去推动。” 第二,一些观点认为,修补处女膜是在帮助患者欺骗他人。医生不应该与患者合谋,试图欺骗患者未来的配偶及配偶的家属,这有违医生的职业道德。另外,不能否认的是,目前存在一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而反复接受处女膜修复手术的情况。 第三,一些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处女膜修复手术会加剧对女性的歧视。没有检测男性是否是处男的方法,或者帮助男性“重回”处男状态的手术。而女性却有。这造成了两性间的不平等——将对男性不具约束力的要求,禁锢在女性身上。要求女性是处女,是在物化女性、把女性看成商品——没有使用过的、没被“污染”过的,才是值钱的;有过性经历的女性就是一件坏了的、不完整的商品,在婚嫁市场上的价值大打折扣。 接受处女膜修复手术的女性背后是一座名为“父权”的大山,而每完成一例处女膜修复手术都往这座大山上增添了一粒石子。在反对者看来,每一个提供处女膜检查、处女膜修复手术的医疗机构都在无形中站在了父权的一边,医生每做一例处女膜修复手术都有意无意地加强了父权价值观。只要处女膜修复手术还存在一天,处女情结就会一直都在,处女就会一直被歌颂,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和对女性群体压迫就永远不会消失。 首先,目前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术——比如隆鼻、削骨这些比处女膜修复手术风险更大的手术——专业人士仍在做。这些手术,除了带来视觉上的改变外,并没有给患者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好处。支持者认为,既然削骨之类的手术能作为常规整形手术而存在,处女膜修复手术同样可以。 其次,指责医生连同患者进行欺骗,帮助女性隐瞒之前的性生活经验,从而使男性成了“绿帽党”——这个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上文已经分析过,处女膜完整不能代表该女性没有发生过性关系,处女膜不完整也不能代表该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将处女膜完整等同于贞洁,是将处女膜完整这一生理状态与宣扬守贞守洁的道德观念混淆为一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