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除了排队打公共电话、招手打车等到天荒地老、搬个小板凳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武侠片中年人的青春记忆里,还有守着收音机听喜欢的频道和歌曲的场景。 过去很多年,虽然作为载体的收音机在逐渐愿意我们的生活,但音频内容,却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 这一年里,人工智能、物联网加速落地,为音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场景和生意;这一年里,上市的紧迫感环绕着头部玩家;这一年里,有公司一遍丰富内容,一边尝试智能硬件;这一年里,版权问题仍然不断 10月29日,在线音频社区荔枝抢先一步递交招股书,预计以“LIZI”为股票代码完成上市,最高募资金额1亿美元。这对长跑近十年的音频行业来说,预示着即将迈入新的阶段。而荔枝也有望成为“中国音频行业第一股”。 实际上,在此之前,喜马拉雅、蜻蜓FM均传出过上市传闻。尤其喜马拉雅,从数次传闻来看,上市计划似乎箭在弦上。近日,有报道称其将“2020年6月前IPO”作为对投资人的对赌承诺,11月25日下午消息,喜马拉雅再次回应上市传闻:暂无计划,IPO并未提上日程。 此外,同样在上市层面有实质性进展的还有知识类音频公司思维造物。今年10月,由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思维造物旗下品牌项目包括罗辑思维、得到App等。 如今,随着荔枝率先递交招股书,也意味着音频领域头部玩家上市步伐加快,行业或将迎来“收割期”。头部平台“上市”的动向无一不牵动着行业神经。 “对于荔枝来说,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荔枝创始人、CEO赖奕龙看来,通常来说,上市后的公司将变得更加公众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融资来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荔枝也将继续探索UGC音频社区的发展。 有财经业内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对于非盈利企业的上市,美国资本市场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他们更着重的是企业所在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 新浪科技从荔枝方面了解到,未来随着荔枝的成功上市,将有望打造一个跨越不同文化的全球声音社区,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为在线音频全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提到上市,专注车载音频领域的听伴的CEO俞清木则表示,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还不急。目前公司还将在车载音频领域深挖洞、广积粮。 听伴前不久刚刚拿到新轮融资,俞清木表示,2019年资本市场对音频领域的关注主要放在:技术创新、内容体量、用户或客户数量、变现能力、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几个维度。 在线音频领域曾经历过几次变革。过去十年时间,音频行业最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模式,颠覆了传统广播,聚拢声音资源、抢占移动音频市场。 但是,在2016年之前,这个小众市场在整个互联网大舞台上并不起眼,市场增速也在放缓。直到内容付费兴起。 2016年,内容付费潮来袭,喜马拉雅、蜻蜓FM纷纷进军付费订阅,通过抢占大V资源、布局精品节目,掀起了一波声音经济的风潮,强劲收割了一波付费用户。 但是2018年结束之后,业内有一种论调是“知识付费在音频平台中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如今,知识付费确实已不再是音频产业的唯一命题,音频行业关于“知识付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 余建军表示,知识付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一方面可能是外界对这个行业关注少了;另一方面,大家对“知识”定义也会有所不同,在我们内部更愿意说成“内容付费”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