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该企业必须转变商业模式。拥有日本最大企业信息数据库的东京商工调查公司发布研究结果称,将有更多日本国内的垃圾出口企业面临倒闭。日本企业在塑料垃圾处理上也面临新问题,如佳能等此前一直将塑料垃圾卖给中国的公司,今后则必须在日本国内寻找“接盘手”。 据人民日报,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全球出口的废弃物中约75%最终流向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已成为发达国家输出“洋垃圾”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最严重的5个国家都在亚洲。面对日益严峻的“洋垃圾”问题,东南亚地区民众的反感情绪与日俱增。 8月13日,一名印度尼西亚官员表示,印尼已向澳大利亚退回数百吨垃圾,表明印尼政府在禁止进口“洋垃圾”方面持有的坚定立场。此外,印尼巴淡岛官员还于近期宣布,退回查出的42箱“洋垃圾”,这些垃圾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 7月18日,柬埔寨政府在该国西哈努克港截获了83个集装箱的塑料废品,经查它们来自美国和加拿大。柬政府环境部表示,必须让这些废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同时要追究相关进口企业的责任。 5月31日,经过菲律宾数年的交涉及抗议,69个装载着垃圾的集装箱终于被运出菲北部苏比克湾自由港,驶向其源头地加拿大。为了让这批垃圾“物归原主”,菲律宾政府可谓费尽周折,甚至不惜与加拿大方面打“外交战”,曾因为此事召回包括大使在内的多名菲驻加拿大外交官。 今年5月,马来西亚宣布把450吨进口垃圾送回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地。马来西亚能源、科技、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长杨美盈表示,马来西亚敦促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塑料废品处理方式,停止把这些垃圾运往发展中国家。 一些饱受诟病的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总爱“甩锅”,把自家产生的废弃物运往别国处理。这当中有多重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发达国家垃圾产生量巨大,人均垃圾产生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全球风险与战略评估公司维里斯克-梅普尔克罗夫特7月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人口约占世界4%,其城市固体垃圾产生总量却占全球12%。相较之下,中国和印度总人口约占世界的36%,而两国产生的城市固体垃圾总量只占全球约27%。 其次,出于处理成本、环境压力等因素考虑,一些发达国家也更倾向于将本国产生的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在本国处理。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这种做法正变得行不通,多个东南亚国家拒绝来自发达国家垃圾的做法印证了这一点。 |